曾幾何時,香港醫療水平喺亞洲首屈一指,成為港人嘅驕傲,可惜時移勢易,近年醫療質素每況愈下,醫療事故鑊鑊新鮮鑊鑊甘,優勢不再唔在講,連醫生夠唔夠班都成問題。
呢嗱,聯合醫院有位女醫生八個月內寫錯百幾份病理報告,引起市民嘩然,醫學界同樣震驚,連負責監管醫生專業水平嘅醫務委員會亦睇唔過眼,話無論醫生來自公營定私營機構,如果涉及嚴重過失,譬如「冇做扮有做」、「冇睇到扮有睇到」,即係醫療水準唔掂,理應接受醫委會公正審訊及懲罰。
咁又係吖,治病救人不容有失,專業水平無分公私,只要醫生犯咗嚴重過失,照計都要接受聆訊。弊在醫管局醫療事故多多,但經常大耍太極,以病人私隱為藉口,甚少將個案轉介醫委會聆訊。你話嘞,咁係咪不負責任吖?係咪草菅人命吖?
正如有醫委會成員話齋,呢次聯合醫院病理報告連番出錯,涉事醫生明顯專業失德,醫管局應該將個案交畀醫委會跟進。亦有關注團體認為,任何醫療機構如果發現醫生懷疑專業失德,都有責任主動向醫委會舉報。
開講有話,人命關天,醫管局以私隱為由,包庇專業水準不濟嘅庸醫,漠視醫療水準下降,令病人生命安全毫無保障,唔止係失德,簡直係失職。
其實,本港醫療淪落,專業水平倒退,早就唔係新聞。唔好講歐美先進國家,淨係同台灣比較已經可以見到高下喇。喺菲律賓人質事件中受槍傷嘅易小玲,喺香港歷經三十三次下顎整形手術都失敗,轉去台灣接受一次手術就成功;仲有吖,有位罹患先天性單邊肺部發育不全綜合症、得番半邊肺功能嘅女嬰,喺香港無醫生敢做手術,遠赴台灣求醫,手術成功。
所以話,唔怕唔識貨,最怕貨比貨。以前香港自命醫療系統完善,又有人才,又有設備,水準又高,依家搞成咁,究竟點解呢?答案一字咁淺,除咗港府一味諗縮數,醫療資源投入嚴重不足,加上醫管局無德無能,管理混亂,淨係識肥上瘦下,導致前線醫護人手短缺,十個煲得七個蓋,唔出事至奇。最離譜嘅係,每次爆大鑊後醫管局都避重就輕,話就話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其實係自己查自己,醫醫相護咯喎,又點可能解決問題吖。
正所謂,見微知著,今次聯合醫院醫療事故並非偶然,公立醫院系統百病叢生,根源就係醫管局管理混亂。計太一叮話齋,唔整頓醫管局,清理庸官,庸醫永遠都唔會消失o架,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