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魯甸震災,已付出慘重的人命傷亡代價,而救災仍在繼續,現在還談不上善後。近幾年地震災害不少,代價都不小,每隔不久就又一場地震,又一場救災,難免令人疲於救災,也讓人重憶災難揪心的感受,但災難過後,總應吸取教訓。

讓人不明白的是,在地震多發地區,為甚麼總要建的是鋼筋加磚石結構的房屋?每次救災所見,人都是被塌樓砸死壓死,而且救人特別困難。為甚麼就不能學習日本經驗,建木結構的房屋,至少即使房子被震塌,也不容易壓死人。哪怕像過去搭建茅草房,只要講究些,不也很宜居嗎?政府是否應倡導因地制宜,不要盲目地一概建鋼筋磚石小樓?

若真要建鋼筋磚石房,就要落重本,建那種能抗震具強度的鋼筋水泥框架房子,地震震翻、震倒了,也不會斷樑塌頂壓死人。為省錢而因陋就簡,建些豆腐渣樓房,是民眾太窮被迫這樣做。政府不幫他們,哪怕十年、二十年相安無事,一旦地震,省了錢終究抵不上人命損失。政府應當主動引導、策劃,免得日後疲於救災及重建,代價更大。

另外,有些幾戶人家的村民,住在汽車都沒法到的偏僻山間,救助往往需要長時間徒步往返,即使平時村裏小朋友上學,也要走幾小時路程。為甚麼政府不統籌安排,讓他們一勞永逸地遷村到方便點、安全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