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日前公布僱主對副學士畢業生工作表現調查結果,整體評分三點三五分,創十年新低,其中以英語能力、時事及商貿知識、自信心及解難能力表現最差。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副學士課程良莠不齊,濫竽充數,早已為人詬病,港府眼高手低,對相關課程不監不管,導致亂象叢生,誤人子弟,必須負起最大責任。

自港府引入副學士課程以來,修讀人數年年增加,由初時約二千多人急速攀升至目前逾三萬人,專上院校唯利是圖,競相開辦課程,副學士儼然成為教育商品。結果因為缺乏監管而屢爆醜聞,有的課程未通過資歷評審,有的院校罔顧設施不足超額收生,有的院校竟租用毗鄰街市的商場做教學中心,簡直無奇不有。學生增加令院校財源廣進,可是課程質素未見提升,部分學科脫離實際需要,而大學銜接學位又嚴重不足,不僅造成教育資源浪費,而且誤人子弟。

正如教育界人士指出,部分競爭力較弱院校取錄公開考試成績較低的學生,導致質素更加參差。人力資源顧問也指出,部分副學士畢業生語文能力甚至比修讀課程前更差,可能與毋須再面對公開試壓力,以及技術學科不太注重語文培訓有關。這正好印證院校視副學士課程為一盤生意,多多益善,並未考慮學生的能力,不少畢業生付出高昂學費和時間,只換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副學位。

副學士課程可以說是港府好大喜功的產物,當年拋出讓六成預科畢業生升讀專上課程的目標,加上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失業率高企,為了把大量年輕人留在校園,未有做好規劃配套便匆匆推出課程。當局美其名拓闊升學前景,學位將獲社會廣泛認可,而且有機會銜接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實際上銜接學位名額寥寥可數,以本學年為例,為副學士畢業生提供的資助銜接學位僅得二千五百個,相對於三萬多名副學士畢業生,何只僧多粥少,簡直是杯水車薪。

至於副學士學位的認受性低,更已成為老大難問題。港府引入副學士課程之初,連政府職位招聘也沒有認可資歷,引起各界嘩然,不少學生畢業等於失業,淪為雙失青年。就業統計亦顯示,副學士畢業生的失業率尚高於高中學生,而且薪酬差距不大,部分人為求擺脫人浮於事困境,不惜應徵僅須中學畢業的職位。副學士畢業生多花了幾年時間和學費,不少人靠貸款,甫踏出校門已背負沉重債務,情何以堪。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滿現實,怨氣沖天,豈是無因。

從提升整體人口質素,以及為中學生提供更多進修途徑出發,副學士課程並非一無是處,只要提升質素,增強社會認受性,仍然是年輕人自我增值的一條出路。問題是,開辦副學士課程的院校金錢掛帥,根本不能透過自我完善方式優化課程,當局繼續愛理不理,放任自流,畢業生苦無出路,只會為社會播下更多不穩定種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