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龕位嚴重短缺,港府增建無方,城規會破天荒批准一宗工業用地改建骨灰龕大樓的申請,料可提供數以萬計私營骨灰龕位。政府做不到的事情,私營機構做到了,雖然令當局難堪,卻為解決港人死無葬身之地的問題提供了一條出路。

獲批改變用途的工業用地位於葵涌區,擬興建一幢樓高廿一層的骨灰龕大樓,樓面面積約十萬平方呎,提供約五萬個私營骨灰龕位,是歷來同類申請中首宗成功案例。儘管城規會要求下調有關地積比率及層數,預計可提供的骨灰龕位數量仍然可觀。

事實上,在港府增建公營龕位一籌莫展,規管私營龕場進度緩慢的今天,這宗工業用地改建龕場的申請有望成為先例,引起各界關注。眾所周知,本港每年約有近五萬宗火化,而新增公營龕位只有約二萬個,長期供不應求。前朝政府三年前曾經承諾「區區有龕位」,並在全港十八區物色二十四幅用地,聲稱在五年內提供約十二萬個公營龕位。然而時至今日,二十四個選址中只有三個獲得區議會支持,意味着公營骨灰龕位供不應求問題不但無望解決,反會進一步惡化。據估計,目前累積欠缺的骨灰龕位已超過二十萬個,對於不少港人來說,「入土為安」已成為奢望。

公營龕位供不應求,私營龕場遍地開花,衍生大量亂象,已成為一個尾大不掉的老問題。當局雖有意立法規管,無奈騎虎難下,若規管法例訂得太鬆,則形同虛設,若訂得太嚴,則必然有大量龕場無法符合發牌條件,帶來安置難題。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鼓勵工業用地及工廈改建骨灰龕場,既可借助市場力量增加供應,又可將私營龕場興建、銷售及管理流程納入規管,不失為可取之道。前提是當局必須進行全面而周詳的規劃,審慎考慮環境、交通等因素,避免將所有骨灰龕場集中同一地區。正如學者指出,興建骨灰龕場會帶來大量人流,牽涉整區規劃,以今次獲批改建的龕場為例,每逢春秋二祭,預計有逾十萬名後人湧向大樓拜祭,港府必須進行深入評估,確保附近道路、停車場、公共交通等設施能夠負荷蜂擁而至的人流。

其實,工業用地改建骨灰龕場的構想並非始於今日。早於二○○九年,前特首曾蔭權爵士已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靈活運用土地資源,釋放全港過千幢舊工業大廈的潛力,除了改建骨灰龕位,還可以用於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創造社會新經濟動力和就業機會云云,吹到天花亂墜,無所不能。可惜吹水容易落實難,活化工廈至今沒有任何進展,六大產業更是淪為空談,貪曾拍拍屁股走人,將所有爛攤子留給現屆政府。

歸根究柢,香港不乏土地資源,只怪港府沒有善用。只要切實推動工廈活化及重建,不僅有助解決骨灰龕位短缺問題,還有望藉此增加住宅供應,解決房屋問題,關鍵是當局有沒有決心,能不能排除社會阻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