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
  • 二戰後,羅馬天主教會意識到時代急速轉變,必須認真回應,在一九五九年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簡稱「梵二」)。

    「梵二」通過不少決議,當中《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的宣言》提到,其他宗教與天主教的教導有所不同,但也「反映着全人類的真理之光」,亦勸告其信眾,「應以明智與愛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談與合作……同時承認、維護並宣導那些宗教徒所擁有的精神與道德,以及社會文化的現證。」減低了天主教的排他性,與基督新教大異其趣。

    在《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草案》裏,肯定教會在世上「肩負提昇人性尊嚴和令社會更趨人性化」的使命,會議亦表明教會必須推動社會公義,及鼓勵各地信徒參與其中。

    受「梵二」影響,天主教會氛圍變得較開明,秘魯神學家古鐵雷斯七一年發表《解放神學》,提出信徒推動社會公義,必須觸動背後社會結構,雖然解放神學不為主流天主教會接納,被評為「披上馬克思主義外衣的神學」,但亦沒有被打為異端。

    解放神學面世後,新自由主義思潮橫掃全世界,造成極端貧富懸殊。現任教宗方濟各來自的阿根廷,也是游資速來速去後經濟崩潰的受害國,他也曾被美國右派名嘴扣上馬克思主義者帽子,被他嚴辭否認,此事卻佐證他繼承了「梵二」及解放神學精神!

    今天是「無分宗教信仰,同沾基督慈愛」的耶穌誕辰,區區祝福各位讀者平安喜樂!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