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貸評級市場一直為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及惠譽把持,為打破這局面,很多國家均自行成立本土評級機構,摒棄西方固有標準,宣示自己的一套。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淨債權國,怎會甘心主權及企業信貸評級,被外國機構指手畫腳。

具有中國背景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昨天宣布已取得證監會發出的信用評級牌照,正式在香港開業,令本港評級市場即時起了變化,在傳統的「三大」以外,多了中資搶食,相信會有新景象。不過,中國評級機構要有國際話事權,必須贏得公信力,過程殊不容易。

美國次按危機引發全球動盪,問題根源一直歸咎於傳統評級機構,對結構複雜的高風險金融工具濫發過度樂觀的評級。還有就是急急調低「歐豬」國至垃圾級別,亦被指為令歐債危機惡化的罪魁禍首。國際評級體系的預警失效,改革已討論多時,成效眾說紛紜。

新興市場國家力求改變美國霸權,中國及俄羅斯去年夥拍美國同行,成立非主權國際評級機構「世界信用評級集團」,倡導「雙評級」制度,將全球及地區評級結合。中國後來更提出建設戰略性亞洲評級體系,壁壘愈見分明。

中國確實需要非西方的信用評級機構,為國家、地方政府及企業作出恰當評級。人行多次倡議推行地方債試點,着力建構內地債息的孳息曲線。要知道一個健全的債市,具公信力的評級機構是關鍵之一,有助市場為債券合理定價。

當然,期望外國企業特地來找中國評級機構,未免異想天開。現在隨着愈來愈多內地企業到境外融資,以及離岸人民幣市場快速發展,機會終於來臨,成為中國評級機構的一大賣點,讓內地企業在「三大」以外,多一個同聲同氣的選擇。至於能否在國際打造出市場地位,始終要以成績服眾。

評級機構要完全擺脫政治因素干預,着實困難。有德國大學調查來自六個國家的九家評級機構,對百多個國家進行的信貸評級,發現評級機構所在國與評級國之間,如有較密切經濟及文化關係,該國會獲較高評級。中國官商關係千絲萬縷,評級機構怎樣才可得到高認受性和公信力?

現成方法有一個,就是內地信貸市場。現在全世界都說內地信貸泡沫高危,地方債、企業債違約一觸即發,當中有很多是內地評級機構的客戶,正是中國評級機構展示能力的舞台,向外證明評級時應踩則踩、應捧則捧,過程大公無私兼可信性高。

若然中國的評級機構能準確預告內地債市的安危,給投資者及早防備,將會與金融海嘯爆發後,西方傳統評級機構的聲名狼藉,形成強烈對比,不但可以建立江湖地位取得話事權,打進國際市場時更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