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威爾斯一連兩日舉行的北約峰會,被視為這個軍事聯盟自冷戰結束後最重要會議,世局紛亂,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慨嘆,東有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東南則有新崛起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對北約來說,中東新敵不易對付,冷戰宿敵更加棘手,尤其是所謂舊西方與新成員各有盤算,在如何應對俄羅斯威脅上取態並不一致。

俄羅斯今年三月吞併烏克蘭黑海半島克里米亞,隨後被指攪亂烏東,支持親俄武裝分子大動干戈,使烏克蘭陷入內戰,前蘇聯集團成員看在眼裏,莫不心驚膽戰,懼怕俄羅斯下一目標便是自己,與俄近在咫尺的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特別憂心忡忡,要求北約駐軍,在這次峰會中,這些國家便提出有關要求。

北約龍頭美國竭力安撫「小的們」,總統奧巴馬在前赴峰會途中訪問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他在該國首都塔林充滿激情地說:「你們曾經失去獨立,與北約同在,你們再也不會失去獨立了。」奧巴馬不脫「演說家」的煽情本色,但這番話只會是口惠而實不至。

北約要在波蘭或波羅的海國家駐軍,難免需要增加開支,美國二○一三年在北約投入六千四百億美元,這等於所有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的七成,華府「牙痛咁聲」,要求其他成員國公平分擔這個重負。北約財困,在中東歐設立新軍事基地永久駐軍,明顯興趣缺缺,而且,這意味着西歐一些駐軍需要轉移,北約駐有重兵的意大利等國的基地或要關閉,其帶來的就業等經濟利益亦將無存,對意大利等陷入經濟衰退的國家來說,無異雪上加霜。

財政問題或許尚在其次,北約在中東歐駐軍最關鍵的是會惹惱俄羅斯,使雙方因烏克蘭危機而對峙的局勢,愈形劍拔弩張。在冷戰結束後,北約和俄羅斯一度放下敵意,彼此視為潛在夥伴,曾在一九九七年簽訂協議,北約承諾不會在新成員國派駐戰鬥部隊,對於波蘭等國駐軍要求,德國總理默克爾便搬出這項協議作為擋箭牌。

默克爾認為北約不該違反與俄協議,她指歐洲要獲安全,只能透過合作而非對抗,但波蘭卻指這只是藉口而已,很明顯,西歐多國唯恐與俄對峙加劇將會兩敗俱傷,「舊西方」頂多同意建立新的快速反應部隊,提升軍隊部署能力,在波蘭等國先行儲藏彈藥燃料等,以防萬一。波蘭這些北約「二等成員」,難免憤憤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