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資委上月公布六家央企納入首批重組試點後,不少國企都躍躍欲試,趕搭改革列車,申請重組,反映國企改革已經進入直路,勢將迎來一個更全面、更快速的變化。

對市場而言,帶來了即時的好處,相關股份動力增強,成為資金追捧對象,股價水漲船高。但從經濟大局看,改革是一個非常複雜又漫長的過程,是成是敗,還得看權力會否下放,以及利益重新劃分能否說到做到。

早前傳出交通銀行申請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光大集團又獲批准進行股份制重組,企業逐一提出計劃,加快改革步伐,標誌新一階段國企改革正全速推進。追本溯源,早於一九七八年,當時為配合經濟改革開放,國有企業由過去的中央集權逐步下放,地方或企業的自主權增加了。其後,在不同階段,產權、管理、制度等方面釐清,甚至引入策略股東,實行更現代化的企業管治,不同面貌的國企模式相繼出現,構成現時龐大的國有企業群組。

除重點戰略行業如電訊、電力、民航、郵政、石油、金融、鐵路都幾近由國企壟斷之外,其他範疇如糧食、資源、環保都有國企身影。市場估計,國企及其控制的實體、鄉鎮企業,實際佔據了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規模之臃腫可見一斑。

中國經濟多年來持續高速增長,不能抹殺國企的功勞,但國企背靠政府,把持最核心產業的命脈,坐擁巨大資源,卻往往因權力而腐敗,衍生不少流弊,依附其保護傘下的眾多利益團體,以權謀私的個案不勝枚舉。

國企改革歷史悠久,形式千變萬變,不變的是國家始終控有話事權,改革每以小敲小打、小步前進,先作試點、後再推廣的形式進行,是中國特色的摸着石頭過河,一方面以防國有資產流失,另方面避免失去對重要產業的主導權。

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彭思(Michael Spence)曾指出,改革國企較維持經濟增長更重要,因中國過去三十年的投資驅動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無以為繼,要實現由消費驅動增長,必須改革國企,提高投資回報及生產效率。

究竟如何改革,才能為經濟注入新動力?不單涉及如何改革制度的問題,更重要是如何把舊有權力打破,利益重新劃分,讓市場走在最前線。過去國企進行股份制改革,部分甚至引入海外資本為策略股東,然後到海外上市,實行擁有權和管治權分開的現代化管理,卻是虛有其表,內裏始終是國家主導,政策因素往往高於對經濟效益的考慮,怎能擺脫效率低、管治差的弊病。

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擔當關鍵角色後,今年迅雷而至的改革,強調市場化導向的重要性,方向是對的,但政府之手若然不肯放開,實現由市場參與者退至市場規則的監管者,反而繼續在背後操控,市場力量始終難以抗衡,改革只會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