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環球金融中心,已失落新股上市集資排名第一的寶座,現在更令人擔心會否變得有量無質。近期頻頻有半新股「出事」的消息,多隻上市不足半年甚至未滿月的股份急速「變臉」,齊發盈警。此外,有公司證實,董事長失去聯絡並曾轉移資金。更加離奇的是,有半新股因街貨量不足而在上市後短時間內停牌。這些不尋常的警號響徹雲霄,港交所等監管部門還可以坐視不理嗎?

港交所是香港股票交易平台的獨家經營者,同時擁有上市審批權。根據規例,公司起碼要符合營業紀錄、盈利、最低市值、管理層等多方面要求,並通過保薦人等專業人士安排,才可成功申請上市。

由於去年實施了保薦人監管新例,提高多重罰則,上市設定的門檻不低,法例看來是對投資者有相當保障。不過,半新股連環「出事」,暴露了當中的不足之處。證監會擁有「尚方寶劍」,應可隨時介入調查,卻似後知後覺,未來如何加強投資者保障,有迫切需要檢討。

早前停牌一周的一隻半新股,雖已因公眾持股量恢復而復牌,表面上雨過天青,即使復牌後股價明顯下挫,總算給投資者一道「逃生門」。可是,市場至今仍議論紛紛,認為今次事件暴露了半新股在執行上市規則,以及股東與保薦人溝通等存在問題,要停牌來處理更屬罕有。

對此,證監會照例不評論,卻不應漠視近期有關半新股的種種負面消息,包括有公司上市約半年後發生最高管理層疑似「失蹤」、有公司捲入內地的抵押騙貸事件、半新股排隊發盈警、突換管理層等,令人擔心新股的質素是否每況愈下甚至加速惡化?

以上種種,均加深投資者利益可能受損的憂慮,同時凸顯港交所在審批上市過程中,是否有把好關,尤其在前瞻性方面,恐怕存在漏洞,長此下去,最終受害的是整個市場。如要避免上市集資平台的真正功能受破壞,當局不能再扮鴕鳥置身事外。

香港素以市場自由、開放、高效、金融基建良好、企業管治現代化見稱,是中資股前進海外、踏入國際融資平台的最大上市地。上半年,香港新股公開發售的上市公司數目達44宗,集資額超過800億元,應可保全球三甲之位。隨近日市況暢旺,業界估計下半年新股市場繼續火熱,集資金額勢超去年水平。

單看新股的集資金額,港交所是交出了成績,但細看半新股表現,似乎存在「跑數」之嫌,不知會否因為失落全球新股集資冠軍寶座,以致急於求成。如果真的是這樣便非常不智,「中伏」的投資者固然不滿,更嚴重是損害市場形象,令有意上市的公司轉到其他地方。

很明顯,以長遠的市場健康,換取上市集資額的短期成績,將得不償失,尤其是隨滬港通的推行,中港股市進一步融合,未來香港能否扮演帶領內地股市走向國際化的角色,就得看監管部門能否牢牢把持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