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法,為人民幣匯改十年以來首次作出罕有的貶值調整,儘管外貿數據預示中國匯率貶值,振興出口的可能性未可抹殺,但出手時機以至調整幅度,還是為市場帶來極大的震撼。

上周官方多番強調,匯率調整一步到位,市場最摸不透的是,人行對進一步把匯率市場化有多大決心,抑或今次純粹出於經濟考量而作出一次性的修正。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日中國舉手投足,對環球金融影響深遠,由新興市場貨幣在人民幣貶值後紛紛挫落可見,貨幣戰硝煙已在飄揚,年底前美國聯儲局加息的部署,也許會因此受到影響。

透過貶值醫治中國當前經濟病,市場睇法其實存在分歧。自從金融海嘯以來,內地產能過剩問題遲遲未能得到紓緩,中國上月工業產出價格跌至近六年新低,出口表現苦不堪言,市場有說法認為人民幣匯率有被高估之嫌,令中國出口疲弱不堪。可是,假如貶值僅此一次,百分之二至三的貶值幅度,對於當前環球經濟復甦力度似有還無,需求不足下,對中國世界工廠金漆招牌的幫助有多大,更是令人存疑。在客觀條件上,近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屢創新低,有助紓緩中國下半年貿易表現,況且在龐大貿易盈餘底下,人民幣要達到持續且較大幅度貶值,也是不易。

可是,中國最終還是選擇來個暴力式貶值,與今年九月至十二月,美國聯儲局好可能順應「民意」,正式啟動利率回歸正常,宣布海嘯後第一次加息,先作準備有關。人行自動引爆危機,來個匯率修正,可以達到先發制人的效果,避免美國一旦確認加息,環球熱錢第二波恐慌性回到美元資產,引發更大的金融動盪。

以往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集團,不時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玩弄貿易,屢屢敦促中國讓人民幣升值,然而今次不但未見相關指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反而表態支持,認為中國匯率變革合時,人民幣匯價「不再低估」,也不影響申請入SDR的考慮。這說明了兩點,此前中國經濟減速依然力撐匯價,人民幣已高於公允價值;IMF與西方國家錯判形勢,更重要是經歷金融海嘯,環球復甦力度不足,增長一直無法回到上世紀平均水平。

歐、美發達國央行,手上唯一王牌,僅剩零息與超寬鬆貨幣政策,其可持續性,與環球物價保持平穩有關,一日通脹無復辟風險,西方央行就得以把再膨脹計劃,無限期延長。經歷人民幣大刀闊斧貶值,君可見,最先反應是新興市場貨幣,齊齊跌個四腳朝天,且持續下瀉壓力大增,對環球通脹冷卻效果是立竿見影,看到人民幣貶值對寬鬆政策提供新養分,看到貶值衍生的好處,故也欣然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