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月份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出乎意料地降至十五個月低位,包括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內的多個分項指標,均重新跌回收縮區間,幾個月前被股市過熱掩蓋的製造業困境重新浮上水面。上半年經濟增長雖順利保七,但若斷言已觸底回升則仍有風險,隨着穩增長政策效應衰減和股市退潮,經濟正面臨再度回調壓力。

七月份製造業PMI初值的意外回落,印證經濟基礎脆弱。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跌回收縮區間,反映內外需同步轉差;原材料庫存回落而產成品庫存回升,則是庫存狀況惡化的結果,為穩經濟推出的新投資計劃,還有機會令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劇;就業指數雖然微升,但連續二十一個月低於盛衰分界線,而且勞動力市場回穩,也被市場解讀為國企改革阻滯難行,體制冗員眾多的體現。

內地上半年雖順利保七,但市場對數據心存疑慮,更重要的是,根據分析,第二季股市暴漲為經濟貢獻了零點五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金融業產值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七點四,遠高於經濟總產值的增速,若剔除上半年A股狂牛的影響,假設金融業產值增長率維持去年水平的話,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恐怕只有百分之六點五。

中央通過資本市場製造財富效應,實屬本末倒置,搞好實體經濟,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才是政府的本分。近期的股市震盪正說明,改革並沒有捷徑,人為牛市、推動市場槓桿的風險巨大,靠泡沫支撐出來的繁榮也難以長久。

中央暴力救市雖令A股暫時喘定,投資情緒得到初步改善,但更大的挑戰在後面。政府救市過程中,動用行政手段大舉干預資產價格,與三中全會以來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目標不符,也動搖了投資者對政府的信心。滬綜指由高位急挫,滬深兩市總市值在不到一個月內,損失巨大,小股民元氣已大傷,財富效應消失,消費遭到打擊,連企業籌資計劃亦受到影響。

A股牛市南柯一夢後,市場焦點重新回到實體經濟上。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提出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來促進貿易增長,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改善融資服務等。國家發改委也要求各地呈報方案,盡快將存量資金調整用於在建重大項目上。

從中央領導人近期在地方調研的講話中不難發現,鼓勵產業升級、改革能源定價機制、支持小微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將會是下半年以至「十三五規劃」的經濟新增長點。在經濟增長乏力下,估計貨幣及財政政策將會進一步寬鬆,但要支持實體經濟盡快回穩復甦,大舉推進和落實各項關鍵領域的改革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