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被譏為「史上最廢財爺」,確實當之無愧。新預算案劣評如潮,不僅毫無新意,連「減甜」方案也是炒冷飯,難怪引起一片責罵聲。

港大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對預算案的評分只有四十九點八分,是○八年以來新低,滿意淨值為負百分之二十,創下十一年新低,而曾俊華本人的評分及支持度亦應聲下跌。民意彰彰明甚,這份預算案可謂一無是處。

今日香港,官富民貧,不僅基層市民苦苦掙扎,中產人士的日子也愈來愈難過。在這種情況下,曾俊華空談遠慮、無視近憂,大幅減少紓困措施,市民自然無法收貨。

諷刺的是,曾俊華在預算案中聲稱隨着教育、醫療及福利開支持續增長,預計港府財政最快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即使維持現時開支和收入不變,亦會於十五年內出現財赤。詎料事隔一日,在群起質疑之下,他又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改口稱港府財政不會出現結構性赤字云云。堂堂財政司司長信口開河,自相矛盾,究竟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說穿了,港府財政儲備超過七千億元,而且未來幾年還會繼續錄得盈餘,即使經常性開支稍增,也不可能引發財政危機。曾俊華危言聳聽,恐嚇市民,無非是在重施「狼來了」的故技。

眾所周知,港府派糖始於曾蔭權時期,歸根究柢是因為前朝政府無能,既無力推動經濟及民生發展,亦無心改善長遠福利,惟有不斷以派糖敷衍民意,平息民憤。單是曾俊華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幾年內,港府便派出二千多億元,可惜甚麼問題也沒有解決,曾俊華也從未沒有為此擔心過。如今他忽然反對開倉紓困,這不是自打嘴巴又是甚麼?

事實勝於雄辯,雖然下年度公共財政為應付施政報告提出的一百六十多項扶貧助弱措施,須增加約二百五十億元額外開支,仍會錄得九十一億元盈餘,相對於過往年年數以百億計盈餘,這個數目無疑較低,但施政報告增加開支解決深層次矛盾,縮窄貧富差距,其實是投資於未來,總比不斷累積財政儲備,製造官富民窮,更能用得其所。

香港勞動人口將於一八年之後持續減少,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隨着老年人口增加,公共開支在社福、安老和醫療等範疇開支持續增長是不爭的事實。而避免人口老化構成公共財政的沉重負擔,治本之道就是及早落實全民退休保障,曾俊華與其挖空心思搞未來基金,不如把錢留作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種子基金,一勞永逸解決人口老化問題。

其實,香港人從來都是理性的,如果港府「審慎理財」真是為了長遠財政着想,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問題是,曾俊華的理財邏輯混亂不堪,只懂得無止境地累積盈餘,究竟港府需要多少財政儲備,從來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何時會否出現結構性財赤,也沒有科學化的評估。事實證明,港府財政的最大隱憂不在於赤字,而在於擁有一位思維錯亂的守財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