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襲港,人心惶惶,儘管當局大舉殺雞,依然有人中招。本港昨日再添一宗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個案,令累積病例增至四宗,當中三人死亡,死亡率高達七成五,令人毛骨悚然,聞雞色變!

最新確診患禽流感的七十五歲老翁前晚往屯門醫院求醫,延至昨日早上不治,由於他數日前曾前往深圳,不排除在內地感染病毒。事實上,隨着內地禽流疫情不斷擴散,香港的風險愈來愈大。衞生防護中心公布,內地新增至少九宗確診個案,當中廣州一宗、深圳三宗,出現極明顯的南遷趨勢。香港與粵深只是一河之隔,難以獨善其身,大規模爆發疫潮絕非危言聳聽。

最令人擔心的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禽流感,港府的預防機制漏洞百出。由於內地提供的疫情資訊不可靠,港府處處被動,加上禽流感具有長達七日潛伏期,即使口岸檢疫也無法及時堵截疫情。當局無計可施,惟有大開殺戒,回歸以來先後五次大規模殺雞,不僅勞師動眾,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而且引起雞農及雞販極大不滿,可惜殺來殺去依然無法解決問題,禽流感周而復始,揮之不去。

事實證明,殺雞防疫代價高、成效低,費時失事,並連累本地雞農,並非長遠之計。近日港府官員放出口風,考慮全面禁止活雞銷售,引起家禽業界激烈反彈。說到底,全面禁雞牽一髮而動全身,迫使港人改變飲食習慣事小,趕絕本地家禽業者事大,能否獲得公眾接受,不無疑問,何況禁售活雞並非短期內可以落實的事。

其實,一刀切禁售活雞並非防疫的唯一辦法。正如家禽業者指出,業界多年前已建議當局加開家禽批發市場,專門批發及檢驗內地供港活雞,或容許本地雞場向雞販直接供雞,這樣一來,將來一旦發現雞禽染病,只須銷毀相關批次的進口雞,大大降低防疫成本,又可避免殃及無辜,為本地雞農及雞販留下生存空間,可惜相關建議一直得不到當局重視。

事實上,將本地及入口家禽分流處理,採取針對性的防疫措施,並非沒有道理。內地不少供港雞場衞生環境惡劣,儼如病毒孳生溫床,不管當局如何加強把關,也難免掛一漏萬。

再說,現時本港每日出售逾兩萬隻活雞,當中內地雞只佔數千隻,只要當局稍為放寬本地雞場養雞限額,相信不難做到自給自足。歸根究柢,內地官僚靠不住,防疫只能靠自己,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即使港府全面禁止內地活雞供港,也是無可厚非。

古人說,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禁止內地活雞供港,也許會帶來某些不便,但兩害相權取其輕,這種不便是值得的。自九七年禽流感首次在港爆發以來,這種殺人於無形的惡疫一直揮之不去,令港人防不勝防,為了避免慘劇不斷重演,港府必須改變後知後覺、見招拆招的被動做法,擬定長遠可行的預防機制,徹底將禽流感拒於門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