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坐擁十三億人口的市場,一直被睇成零售生意可締神話的地方,一個流行的說法是,只要人均年消費一件,再不起眼的商品也穩賺大錢。在後金融危機的今天,對內地零售市場過高的期望,正日益變為失望,當前內地零售市場的現實是,庫存充斥,消費力疲弱,零售商被迫大打減價戰。這情況已維持了相當時間,暫時看不到好轉的曙光,無疑凸顯內地經濟轉型消費驅動的難以成器。

內地零售市場鬥減價,是供需失衡的典型表現,決策所注重的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匹配,明顯已調節失靈。失衡的成因複雜,首先在宏觀經濟而言,是產能過剩所致。多年投資催谷了龐大的產能,在外需驟陷大幅萎縮之下,出口企業被迫將銷售的目光,由境外轉向境內,令針對內地市場的產能益顯過剩。服裝、家庭電器去庫存形勢尤其嚴峻,所謂「家電下鄉」的補貼措施,就是幫助去庫存的政策。

政策作用力方向相反的是,新領導班子上場後,當局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政策,這是整肅官風的好政策當無異議,但無疑打擊到零售市道,由餐飲開銷到購置汽車,生意都陷於大幅度的緊縮,這些業務範疇很難像補貼「家電下鄉」那樣,給予補貼以期催谷消費。事實上,官場厲行節約所囊括的開銷,超出這兩瓣的還有許多。

當局又是否可以轉而戮力催谷民眾的消費呢?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卻有阻滯。其一,收入前景日趨看淡。以往鼓吹的民眾收入倍增計劃,在邁開一兩步大步伐後,面對經濟下行企業經營困難,收入增長似已無以為繼。甚至倘若經濟持續不景,企業盈利下降,社會將有失業率上升之憂,更別說甚麼收入持續增長了。

其二,社會財富效應消失。內地時下面臨史上最為困擾的資產調控,房地產被政策壓價,股市疲弱不堪,存款真實利率似有還無,民眾不但全然沒有財富收入,還得應付生活必需品漲價。像香港這樣由財富效應帶動消費,在內地則深乏機緣,難得財富效應出現。

至於內地奢侈品的消費繁榮,完全是另一回事,那是貧富懸殊之下,由少數富有階層撐起的場面。即使是曾經令人稱奇的奢侈品消費旺景,當前亦已大為降溫,一方面是打擊官場送禮風氣產生了效果,另一方面因民眾出境便利化,奢侈品消費大幅轉移向國外。實際更不難看到,由於假貨充斥及有毒食品氾濫,亦將部分本應留在境內品牌商品的購買力趕出境外。

內地消費力低落,零售生意難做,在不少進軍內地的外資企業的業績上反映出來,以往積極擴張的熱潮已過,隨之而來的是收縮戰線,開舖變縮舖之餘,邊際效益亦已大降。香港不少在內地經營零售業的上市公司,正由以往內地盈利貢獻增長快於本港,轉而慢於本港,業務須轉為專注於開拓本港市場。這個轉變凸顯了對內地過高的預期,已變為較大的失落,而寄望這情況改善,恐怕要等到內地經濟轉向新的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