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海關總署公布五月份的外貿數據擠走了「水分」,較如實地反映內地外貿活動真相,商務部剛公布的企業調查,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口企業面對的情況,令大家對內地經濟三大引擎之一的出口環節有更全面了解。商務部近日因應當前外貿形勢,向重點聯繫的一千多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這些企業的出口額約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百分之八。受查企業數目雖然多,但出口份額偏少,論代表性可能未必足夠,不過見微知著,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調查結果令人黯然,受訪企業普遍指出近期出口形勢欠佳,超過七成三指出是由於人民幣升值,七成二則認為主要由於國際市場需求疲弱。調查結果可說在意料之內,因為人民幣匯價轉強以及外圍經濟陰晴不定,正是內地出口企業現時面對的兩大難題。

調查亦顯示,每四家受訪企業有超過一家錄得出口虧損,情況必須正視。更堪憂慮的是,佔更大比率的企業受到形形色色的打擊,包括出口利潤下跌,接單減少,訂單以短單及小量為主,反映出口商面對不明朗的經營前景,變得步步為營,不敢放手大搞,更不用說會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出口環節出現崩缺,影響可大可小,未來幾個月公布的經濟數據,相信可以說明一切。

人民幣今年以來升值約百分之二,幅度明顯比去年為高,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計,累計升一千二百六十二個基點,去年全年的中間價累計升幅僅一百五十四個基點,差距驚人。值得留意的是,人民幣今年以來並非以等速升值,年初表現依然平穩,到了四、五月間突然加快升值,原因顯而易見,是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厲行推動日版無限量寬政策有關,事實上,今年以來人民幣兌日圓升值已超過百分之十三。

人民幣升值當然有其客觀因素,例如內地經濟增速相對仍然較高,現時債務問題不及發達國家嚴重,不過內地經濟近期增長勢頭放緩,如果匯價應該反映經濟強弱,人民幣匯價再大幅上升的空間有限。日圓貶值速度經過一輪急衝後,近期已有所緩和,是安倍經濟學無以為繼,抑或出現其他宏觀因素使然,暫無定論,不過安倍政府想藉貶低日圓救經濟的策略一日不改變,日圓匯價始終是一枚計時炸彈,成為人民幣穩定的隱患,匯價飄忽無定,內地出口商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環顧全球經濟,形勢並不樂觀,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仍然為本身的債務問題苦惱,掙扎求存,美國形勢稍好,但未脫離危險期,剛露苗頭的復甦幼芽隨時被外圍不景氣的巨輪壓扁。歐元區危情未改,只餘下德國等少數大阿哥撐起歐元區,其餘小弟弟仍在痛苦呻吟。日本經濟則快上快落,像吃了興奮劑,亢奮過一段短時間後,後勁漸見不繼。

內地經濟若要減少受外圍經濟的影響,除了繼續培養可持續且強大的內需市場,亦要在出口市場多元化方面尋求更大的突破。商務部今次調查的結果,除了反映當前情況,也可能是內地企業全年處境的縮影。除非人民幣停止升值,美國、歐洲、日本的經濟環境明顯改善,否則內地出口商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