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有關發改委暫停受理新發債申請,消息由業界口口相傳,到有人出面證實,煞停企業債似是八九不離十的事。這是由發改委操刀,以監管者角色,執行着緊縮的功能。較早前作為催谷新政的企業債熱潮,經過一段急速增長後,已被悄然叫停,理由沒明確說出來,但估計是日漸意識到,企業債急增的效能有誤與風險提升,被迫踩下煞車。

企業債在全球債市,是不可或缺的領域,其直接融資的功能,可避免像銀行信貸那樣的融資,所引爆的風險可直燒銀行。之前當局有意催谷,乃是因為這種融資方式,可彌補內地慣性依賴銀行融資的缺陷。但是應當注意,海外企業債市場運作,有較嚴格的評級,有相當透明的企業資訊提供予投資者,監管相當規範,但內地企業債催谷還催谷,規範並未跟上。

內地企業及保薦人的信用機制,尚未建立起來,以往對企業徵信紀錄的執行鬆弛,發改委主管企業債發行,市場不知依據甚麼審核放行?況且主管發行,是否兼備執行持續監管職能,一旦發生違規如何問責,有否懲戒的規定?對這些顯然企業與投資者都不甚了了,企業債在「遊戲規則」未訂好的情況下,就快速發展起來,明顯是在蹈險。

企業債即使有了嚴格監管,也不會減少對其效用的憂慮。根據當局的說明,現時的「加快和簡化審核、從嚴審核及適當控制規模和節奏」三級分類管理,原意無非是准許發行企業債,資質好的企業優先,資質遜的企業從嚴,大有可能被拒之門外。這樣的準則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體現了嚴格的監管,但執行的效果就另當別論。

眾所周知,資質好的企業一般業務好、財力足,用當地說法是「不差錢」那一類,於是勢出現「不差錢」的優先融資,業務好而財力不足的卻舉債維艱。「不差錢」的企業融資後,主業尚無擴張機遇錢沒去處,於是拿去玩金融產品賺「外快」,可見企業債融資未發揮良性效益。這與銀行放貸異曲同工,結果企業債與信貸,向資質好的企業合流,大把大把的資金沒流向實體經濟,都去玩「金融空轉」遊戲。

去年是企業債高發年,在香港亦有不少內地企業發債融資,一時間企業債的增速急升,令其增長大幅拋離經濟(GDP)增幅,形成經濟下行、企業債融資急漲的局面,若融資未推動GDP增長,錢往何處去,債靠甚麼還,不無疑問。如果一年、兩年,較長時間維持這種局面,顯然是不健康而且是危險的,發改委恐怕正是基於風險的考慮,才踩下企業債的煞車掣。

早已開始的中證監對企業IPO放慢審批,與發改委煞停企業債互為緊縮,令內地直接融資有陷於停頓之虞。儘管基於經濟下行的現實,急待有寬鬆政策去保增長,但實際當局的操作是,貨幣政策無意放鬆,直接融資亦近乎關上大門,形成另一種渠道的緊縮效應。在這樣的資金環境下,內地企業未來的經營勢必倍感困難,經濟增長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