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地銀行間市場錢荒,到人行「見死不救」,使事件成為全球焦點,震動投資市場。目前內地銀行還未死心,有意挾可能引發金融風險,逼人行出手打救,但央行的言論及作為似乎尤顯強硬。實際上,內地這次強硬的緊縮,已超出央行的決策,領導人一再提出「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已清晰顯示決策緣起於國務院,即是國家戰略。隨着美聯儲打開退市時間表,退出超寬鬆政策的進程啟動,中國欲先行一步。

為甚麼要先行一步?因為中國已成為美聯儲啟動退市、激發起金融風險的最危險經濟體。目前內地銀行業捲入影子銀行形成流動性黑洞,地方融資平台違約可能性大增,企業融資膨脹以致債台高築,每一項風險單獨看都不成大患,但若集成引爆將是大災難。世界風水輪流轉,美歐日藉超級量寬度過其最壞時期以後,當前最大的金融風險就在中國,因而人行非但無緣放水,反而要堅決收水,以免難抵全球退市帶來的衝擊。

在這背景下,就不難理解人行對銀行錢荒的冷眼旁觀。人行對這麼做的後果和可控性,當然會有審慎評估和應變預案,對銀行以至市場難耐錢荒的鼓譟早有底氣。中國要舉旗改革,不掃除前路的水雷,金融改革的大船就無法遠航。事實上,內地銀行幾年越軌非常規經營,已不知不覺間膽大驕橫起來,視風險如無物,現在將不得不改弦易轍,返回謹慎經營的正軌。

市場對人行的強硬,正由不理解逐漸到認同,然而是否真正強硬仍受考驗。日前A股跌跌漲漲的戲劇性表現,據悉源於有官員發表「對流動性進行靈活管理」的言論,以及國務院要求上報解決錢荒方案的傳言。靈活管理及上報解決方案,被視為對沖人行強硬態度的訊息,讓市場燃起上頭出手的希望,亦惹人懷疑起人行的強硬。

以往一再的事態證明,央行事前扮演強硬姿態,在危機乍現後馬上有求必應,往往釋放錯誤的訊息。對整肅歪風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態度,不但無助消除銀行業道德風險,反會助長銀行「大到不能倒」的氣燄。美歐在經歷金融危機後,正在設法改變「大到不能倒」的格局,打掉銀行有盈利全佔、出事必獲救的道德風險。

要說「大到不能倒」內地銀行更是無出其右,受保護的壟斷地位外資銀行也望塵莫及。基於以往的周全保護,內地銀行總有「會哭有奶吃」的情結,官方媒體力言央行不是奶媽,是不是奶媽還看今輪博弈的結果。面對信貸錯配、槓桿無度、債務失控的亂局,央行過不了甩掉奶媽角色這一關,改革就無從談起。

有人形容,銀行錢荒是中國金融「刮骨療傷」,刮骨療傷豈是輕易事?首要就是能捱刮骨之痛,才可以收療傷之效。如果還未刮骨,不能捱痛,央行就心軟了,療傷也就淪為空談,就別說甚麼攻堅的金融改革了。若不事有效改革,不消除風險隱患,維持金融業現有面貌,等着內地的就是全球退市之際,降臨一場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