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報社論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應施政報告「優化人口,創建未來」的施政綱領,入境處下周起實施一籃子優化人才入境計劃,希望吸引海外專才及初創企業家來港發展,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港府不拘一格招攬人才,無疑用心良苦,但成效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新一輪輸入人才計劃可謂面面俱到,包括推出為港人移民二代而設的「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對「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放寬逗留期限,以及容許合乎要求的創新科技企業家來港發展等,儼然漁翁撒網,不放過任何一個吸納人才的渠道。可惜,在本港整體競爭力不斷下降及居住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到底有多少海外人才願意來港發展,不能不令人懷疑。

    例如吸引港人移民二代回流計劃,申請人只需父母任何一方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年齡介乎十八至四十歲,具有學士學位並有一定經濟能力,條件不可謂不寬鬆;又例如吸引創新科技企業家來港發展,即使有投資額、營業額、創造職位等要求,也有不少人符合條件。港府大開方便之門,可謂求才若渴,但正如本報多次指出,一個地區能否吸引人才,關鍵不在於申請門檻高低,而在於有沒有一展所長的空間,香港經濟結構單調,最有「錢途」的工作就是炒股和炒樓,在這種情況下,縱使不斷降低申請門檻,亦未必可以獲海外專才青睞,尤其是創新科技專才。歷屆政府雖然口說重視高新科技發展,前朝政府甚至將創新科技列為「六大優勢產業」,可惜一直坐而論道,至今一片空白,外地人才就算抱着一腔熱誠來港,亦未必有用武之地。

    最諷刺的是,不少本地科研人才也不能一展所長,遑論吸引海外人才。多間大學及公司早前獲得多個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獎項,港府有感而發,重提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大計,要求立法會議員盡快通過有關撥款,令香港創新科技得以邁步向前。事實證明,香港不是沒有科技人才,只是人才無法得到最大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港又有甚麼意義呢?

    都說二十一世紀科技、創意、人才缺一不可,其實,香港創新科技落後於人,缺少的不是創意和人才,而是有魄力、有眼光、有抱負的政府。當然,香港弄致今日的地步,除了因為港府無能,亦因為政客無良,終日無事生非,阻撓施政,窒礙經濟民生。安居樂業是吸引人才的關鍵,目前香港政治高度對立,社會嚴重撕裂,本地市民都活得不開心,人心思走,而且有能力移民的大都是成功人士,長此以往,香港人才只會買少見少。

    不怕貨比貨,最怕不識貨。新加坡競爭力遠遠拋離香港,成功吸納外地專才是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輸入各類人才及勞工達到九十萬,佔總勞動人口近三成,這豈是香港所能相提並論。說到底,香港無法打破人才匱乏的困局,只會在競爭中節節後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