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是對香港管治一句刻骨銘心的批評。然而,儘管刻骨銘心,港府施政依然是批評接受,作風照舊。如果說,醞釀十多年推出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卡在前期工程撥款,是決而不行或決而難行;那麼,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就上演着議而不決的新例子。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第三跑道計劃進展,議員擔心造價上升,問題去到出席的政府官員那裏,還是一問三不知。因為問題卡着各種因素,議儘管是在議,惟不會有甚麼決定。第三跑道計劃明顯留着三條尾,恐防尾大不掉。

第一條尾,環保爭議難解。興建第三跑道的環評報告拋出,似乎為環保做些工夫,可以為動工打開通路,但環保團體不收貨。面對興建第三跑道,要進行全港最大規模填海工程,與中華白海豚棲息的矛盾,並不是輕輕一句影響度中等,就能說服環保團體的,後續爭議會在諮詢期隨之而來,好戲在後頭。

有議員擔心,環評報告隨時受到法律挑戰。港珠澳大橋工程的環評報告,就曾因一名老婆婆入稟挑戰,致使計劃被迫一度煞車。同樣的事件會否在第三跑道計劃重演,機管局大員只能含糊其辭地表示是市民的決定,亦即無人能保證,完全不能確定。以近期政府每逢重大基建計劃,都爭拗不息為鑑,第三跑道環評過關難保順風順水。

第二條尾,造價拖出天價。第三跑道的造價已由最初預計的一千三百多億元,提高到最近預估的逾二千億元,最終造價無人能知,只知道愈拖造價愈高,按機管局估計,每拖延一年,涉及的成本差價將達九十億元。這還是紙上計數,一旦碰上工程阻滯又另計,有多無少是定局。

關於造價,至少存在兩大變數,一是拖延時間將以成本倍增為代價,另一是設計與施工,當設計有所改動,或者施工過程出現未預料意外,加上還要考慮因勞工荒造成人工成本漲,在在構成造價上升,升多少不確定,最終造價料必天價。

第三條尾,政府運作失誤。每逢重大基建工程,冒出運作失誤已是常態,有議員擔心,工程需時多年,誤判工期旁生枝節,不遠的例子是港鐵工程延誤,在於政府的「疑中留情」。涉及的不是決策的拖延,而是施工過程監管不力,以致工期延長,一樣要付出代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重大工程墮入政治化,原因無非一方面是利益團體有理無理都抗爭,另一方面是政府運作失誤,以致授人以柄,激化矛盾衝突。第三跑道計劃會否像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上演泛政治化激鬥,仍須拭目以待,又是一大不確定。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說的是社會發展長年累月,但在每個建設進度,每個具體工程,都要有急迫感,爭分奪秒。可惜,在政府無能、社會政治化之下,無法只爭朝夕,只有蹉跎歲月。基建一籌莫展,發展落於人後,香港真的輸得起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