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截至七月底私人住宅售價和租金續創新高,分別同升百分之零點七,當中售價及租金較九七年高位,分別高約四成二及一成一。這個數據,反映的是在港府遏樓市辣招升級,即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後,樓價僅短暫降溫,做出了連續三個月回升,現實並不像官員所說的出招見效,反而是宣告了辣招的無用。

樓價不跌反升,顯示了實質需求強勁,在政府高調調控的過程,置業需求一度為之觀望,但很快就看穿了辣招不中用的形勢,按捺不住入市。因為辣招的關係,反而壓抑了放盤,形成了釋放的需求追逐有限的盤源,於是打造一波漲價行情。當中還須一提的是,白居二(白表免補地價購買綠表居屋)政策,催生了另一股購買力,不但推動了漲價,也扭曲了樓市,形成居屋跑贏二手私樓的漲價怪象。

差估署的數據,顯示樓價拋離九七年高位的實情,亦批駁了此前市場所鼓吹的「無泡沫論」,包括某些官員以「無泡沫論」為政策失誤的辯解。事實上,本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樓價高企、租金大漲,不僅造成置業難,也造成了市民居住難,出現了環境惡劣的板間房的空前行情,衍生了無從安居的社會問題,成為政府管治的另一個包袱。

差估署的數據是滯後數據,算是對辣招升級實際後果的總結,可能成為樓市轉勢的時點。因為來到八月份情況生變,先是發展商適應了政府新頒的一手銷售規例,開始以活躍姿態推盤,紓緩市場長期餓盤的情勢;繼而在月尾,荃灣一個新盤以「元朗價」推售,向市場發出清晰的訊號:一方面新供應將源源應市,另一方面發展商肯減價促銷,打響了樓市購買力搶耗戰。與此同時,租金出現了回調迹象。

樓市情勢生變,背景是供應層面轉好,中小型單位的新增供應,在下半年將十分顯著。不計已批預售樓花的約四千六百伙,仍有數千個新盤貨尾,以及兩年來賣出的限量限呎地,亦將陸續推盤應市,供應可望有源源不絕趨勢。新盤供應增又會改變市場預期,令守價惜售的業主可能減價加入放盤,讓二手供應也增加。樓價勢因供應大增而軟落,辣招遏市無法得到的效果,惟有供應大增可做到。

樓市進入這個轉捩點,無疑宣示了辣招無用,也宣示了以增供應壓價,才是調控樓市的王道。有形之手再多招數,也無法真正戰勝市場,惟有供應大增,才使甚麼量化寬鬆、甚麼超低利率、甚麼通脹預期,統統都不在話下,樓價就是到了該回調的時候。希望樓市在有序調整下,化解資產泡沫的風險,讓本港面對美聯儲退市衝擊的威脅,能安然度過。

在經歷了這一段的波折後,令市場認識了高樓價的不可持續,就像資金流入復流出製造風險一樣,存在高樓價帶來成也樓市,敗也樓市的風險。樓市的波折空耗本港的發展機遇,政府不可一錯再錯,須痛下決心,堅決與高樓價的治港模式劃清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