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打擊敍利亞如箭在弦,啟動的按鈕不會等聯合國有決定,何時啟動只在奧巴馬一念。沒有這攤事,亞洲新興國已夠煩了,有這攤事,就是破船遇上頂頭風,大大加深了煩難。當美國把戰矛指向敍國之後,對投資市場來說,經濟數據、基本面的關注已退居次要,即使再利好也無法阻止震盪。

市場當前的顧慮與分析,已集中於軍事打擊敍利亞,影響是長久或短暫,影響有多廣、多大。目前無人能知美國的軍事底線,其實摻雜大國對抗背景的軍事行動,戰局一開如何演變,恐怕連發動打擊的美國也不能保證可控。當然,美國以其今天的經濟及財政,絕不想羈絆於一場持久的戰事中,因此主流的判斷傾向,認為這是一場「短打」,但影響難測。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戰雲始作俑者的美國,此舉的動機為何?世界不可能天真到會相信,美國純粹是為伸張正義。世上戰事總有利益在後,中東亂了幾十年,曾被歸因於石油作怪。現時眾所周知,在美國取得頁岩油革命成功後,對中東石油的重視已在淡出,開啟戰端的本質,撇除國際政治因素,從利益分析,似乎無關石油還有關石油,因為石油仍主要是美元計價資產,更準確地說,美國從中看重的是美元資產,石油恰是美元資產的載體。於是更寬泛的牽動,是涉及美元交易的商品,包括黃金以及相關衍生交易。

回過頭看,從今夏起亞洲新興市場的貨幣已重創,如印度盧比匯價從五月底起已下跌了百分之十七,但亞洲貨幣下跌,沒像預期那樣令美元強起來,美匯指數同期下跌約百分之二,美元竟然未成避險天堂?甚至有說法,資金要流入歐洲新興市場──歐債危機未脫是非之地。有專家認為,究其原因反映市場還不太相信美聯儲對經濟的決策判斷。換言之,退市陰霾尚未徹底嚇窒資金選擇美元避險。

現在戰雲壓頂,終於徹底嚇窒資金,這下不管打得成打不成,打得長打不久,避險勢必成投資首選。這個主流意味着亞洲的撤資加劇,股匯繼續跌,拋售美元托本幣的抗衡,最終只會徒勞無功。戰雲壓頂的另一效應,美國就財政懸崖即使吵鬧得再厲害,也無改美元的安全性,而值得資金戀棧。總之,戰矛指向敍國,亞洲陪受重創,開戰則敍國成硝煙焦土,亞洲也難免金融流血經濟重傷。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流入亞洲的資金,在股匯上半年的升市中,多數資金已經鎖定利潤,可以放心挾利撤離,追逐美元打造的另外商機。不論這個市場效應,是刻意而為還是歪打正着,亞洲注定了難逃一劫。

值此時刻,一些風涼話吹來,亞洲經濟體陶醉於資金流入不思改革,錯過了大好時機,言下之意,今天局面乃自己種禍。話語雖刻薄,也算中要害,當資金逃離像天要下雨般難從人願,亞洲經濟體要放眼如何擺脫宿命,也離不開痛下決心,以改革創出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