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議息後聲明,評價美國經濟的措辭弱化,與此前的用詞「溫和增長」不同,稱上半年經濟增速是「適度」——措辭是何等的抽象。適度的含義,究竟是美國經濟需要的適度,還是市場看法的適度,或者是美聯儲認為的適度?不管是甚麼,實則就是經濟變弱了,這勢必讓美聯儲更多倒向鴿派色彩,也讓市場相信,守護經濟的寬鬆政策,需要更多時間跑向終點。

次季美國經濟增速折合成年率僅為百分之一點七,雖然高於市場預期,但以歷史標準衡量,屬於低迷水平。數據透現了警示,季內庫存補充為GDP貢獻了零點四個百分點增幅,隨着企業消化庫存,第三季經濟增長勢必「減分」。況且,首季GDP增長修正後僅百分之一點一,相較初值的一點八被削去一截,加深了經濟「弱開有條路」的色彩。

數據顛覆了美聯儲六月議息時偏於樂觀的看法,在經濟衰退正式結束的四年後,美國的人均GDP和個人收入,尚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高位,這一輪復甦始終是二戰以來最弱的復甦。次季消費者支出增速亦顯示放緩,美國酒店及餐館開支減少,顯示家庭縮減了非必需項目的支出,未來聯邦政府也可能削減開支。弱復甦、弱消費,解釋了為何通脹達標困難。

美聯儲坦率承認通脹過低的潛在危險,在聲明中,將抵押貸款利率升高稱為擔憂,將持續的低通脹率稱為風險,透露了甚麼玄機?為甚麼持續低通脹率是風險?因為在經濟弱復甦的前提下,低通脹形態極容易跌落通縮,這是美聯儲的心頭大患,聲明提到最多的有意義單詞是「通脹」,正是很明白的註釋。在數據公布之前,有分析已就弱復甦、弱消費的情勢,表示了美國陷入日本迷失二十年之憂,現時看,此一憂慮未消除反加深。

一直看空美國經濟的私人研究機構——美國經濟周期研究所曾表示,美國在復甦方面的表現,看起來跟日本「迷失二十年」相似,這是個不祥之兆。根據其數據,過去五年間美國經濟僅增長百分之零點七,比日本「迷失二十年」的百分之零點八還低。日本「迷失二十年」時,全球不少經濟體高速增長,現時全球範圍長期增長趨勢已呈下行。引述這一點意在說明,美國所處的環境條件,比日本當年陷入「迷失二十年」時更差。

日本「迷失二十年」,主要特徵就是經濟在衰退與復甦分界徘徊,物價在通脹與通縮分界徘徊,看看美國現在,似乎愈行愈近,經濟時好時差的數據,無從顯示向下的趨勢,也無從顯示向上的趨勢,反而切合「徘徊」一詞。然而,明白不過的是,在外,歐盟及中國等新興國經濟不利;在內,就業和住房仍拖消費後腿。美聯儲的寬鬆已去到盡,再無法寶可使,對經濟低迷引出通縮,不惶惶難安才怪。

值得一提的是,由第三季起,源於九月舉債上限須再次調高,國會的政治爭拗再引爆,成為美國經濟的另一變數。即使爭拗非直接關乎貨幣政策,但對市場引起震盪傷及經濟,貨幣政策不能不有所防備,不宜再添亂,亦是美聯儲收手要忍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