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副行長易綱指出,官方數據嚴重低報了家庭消費。此事成為中國較高級別官員自揭家醜,無異於對統計部門指控,有意思的是,易綱援引賓夕凡尼亞大學的數據說事,這回真箇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由此難免引起海外生疑:為甚麼中國官員認定,賓大的數據,就比官方的真實可信?這個疑問的背後,涉及探究中國官員寧信外人不信自己人的動機。

中國官方長期承受一項壓力,是常被國際質疑,谷消費政策不見成效,依賴投資來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撐。根據官方數據,去年中國家庭消費在GDP中所佔比重為百分之三十七點五,遠遠低於美國的百分之七十;而根據賓大的數據,則提升到佔比為百分之四十三點八,較中國官方數據高出一大截,是對降低國際質疑有利的,因而樂於採納賓大數據,而抨擊官方數據。

易綱不是抨擊官方數據唯一專家,人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亦曾認為,前年中國家庭消費在GDP中所佔比重,為百分之三十八點五,而非官方數據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七,並認為份額穩步上升。據悉,內地實際消費遠比官方數據更高、更穩定,是因為消費商品價格較其他國家便宜,從上述理據坐實了對官方統計方法瑕疵的指摘。

當然,批評出來後可以預期,必有反批評隨來,官方部門不會輕易「食死貓」。不理官與官、官與民如何拗,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於,質疑官方數據失真由來已久,也不僅僅是個別數據,既然經濟數據一派亂局,為甚麼不落力整治好?以前是無法可依亂來,有了《統計法》仍不能規範,怎麼說都是政府的責任,決不是一句國情難弄可推諉的。

中國政府推動經濟轉型已久,政策引導用甚麼招、下多大力,不是憑感覺靠拍腦袋就行,得靠數據反映經濟現實。如果說數據不可靠,決策判斷就會不可靠,做出來的政策就難免有偏差,如此簡單的因果關係,始終扭轉不過來,是不是怪事?世界上其他大國,為何就不存在統計數據的信任危機呢?這事做不好,中國怎做負責任大國?落到外國數據比國產數據可信田地,真成了國際笑柄。

一件事來來去去始終做不好的,還有數據揭示的成因。內地媒體披露,綜合多方預測,七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約百分之二點八,逼近百分之三的溫和通脹警戒線。確實數據等官方公布,但當中提到推高CPI諸多成因,關鍵是豬肉價格,則不必官方數據證實已存在。CPI「被豬推高」的情況,以往發生了多次,甚至造成惡性通脹。既然「豬患」一再發生,防範通脹何以不特別注意管好豬,以致「豬通脹」一再成患?

看來中國政府要將經濟納入穩健軌道,光提出GDP增速下限、CPI漲幅上限,找到着力點是不夠的,工夫還要做在基礎上,就是要保證GDP、CPI指數是真實可信的。若指數失真,面對經濟中的問題,沒有準確判斷、對應決策,就談不上穩健軌道,因此可以說,要整治經濟,毋忘先整治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