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嶼山已不是甚麼新鮮話題,歷屆港府都有一番宏圖大計。發展局老調重彈,引述顧問報告建議,計劃將大嶼山打造成超級旅遊新景點,引入極限運動、探險樂園等六大主題區,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惜說易行難,以港府議而不決的施政作風,加上政治和環保等種種阻力,要落實大計,恐怕比登天還難。

根據發展局的規劃大綱,大嶼山將引入六大發展主題,設立十一個樞紐區,例如欣澳將發展為旅遊門廊,提供職業教育場館、室內探險樂園等;又如貝澳和芝麻灣可配合兩地生態資源,提供水上活動;大澳可發揮棚屋等古老特色,發展為靈修活動中心;而梅窩則發展極限戶外活動,包括空中飛人滑翔、山坡滑梯等;至於北商業區會集中發展為購物餐飲中心及水療度假村,務求延長旅客留港時間,增加消費。此外,顧問報告還建議以鐵路系統為骨幹,連接大嶼山與市區及新界。

誠然,隨着港珠澳大橋即將落成,機場第三跑道又計劃興建,發展大嶼山既有實際需要,更是刻不容緩;何況本港旅遊景點嚴重不足,不是缺乏新鮮感,就是人滿為患,以致兩地居民摩擦日增,中港矛盾不斷惡化,發展大嶼山成為重振旅遊業的最佳選擇。今次發展大綱幾乎涵蓋整個大嶼山,不可謂不全面,儘管發展項目有着周邊地區的影子,但融合大嶼山的地理特色和長處,相信能為旅客帶來新鮮感和吸引力,問題是,港府施政動輒得咎,大嶼山發展大計到底何時才能落實呢?

現屆政府上場後,隔三差五就提出發展大嶼山計劃,又煞有介事成立發展諮詢委員會,一時要打造橋頭經濟,一時要發展衞星商務區,說得天花亂墜,惟至今毫無寸進。如今發展局再次描繪藍圖,會否又是一張空頭支票,不能不令人懷疑。這並非杞人憂天,發展大嶼山牽涉各方利益,目前香港天時、地利、人和皆缺,特別是社會高度政治化,弱勢政府要排除各種阻力談何容易,加上環保團體挑戰,只要有人提出司法覆核,港府便陷於被動,只能望天打卦。

說到底,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港府有決心有魄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相反,如果一味坐而論道,再好的計劃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事實上,董建華時代已經提出發展大嶼山,甚麼物流園、高爾夫球場、水療度假村等等,計劃多多,可惜無不雷大雨小,不了了之。而接任的曾蔭權爵士無心政事,胡混度日,大嶼山發展計劃更被束之高閣。現屆政府揚言「適度有為」,無疑雄心勃勃,但如果走不出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的怪圈,一切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西諺說,縱有無限計劃,若不實行,與談天無異。本港旅遊業已出現無以為繼的局面,反觀競爭對手不斷迎頭追趕,別說新加坡老早將香港拋離,上海迪士尼樂園亦即將落成,而北京更引入全球最大的環球影城,香港繼續食老本,憑甚麼跟人競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