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個人遊政策,香港享受了十多年的經濟紅利恐怕已到盡頭。隨着內地訪港旅客持續下跌,本港經濟顯著萎縮,多個行業步入寒冬,裁員結業潮一觸即發。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斥沒完沒了的趕客鬧劇不僅打沉旅遊業,更會將本港經濟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沉寂一時的光復鬧劇昨日又在上水重演,示威者打着反水貨客的旗號示威叫囂,所到之處,店舖無不落閘躲避。有藥房東主坦言,光復鬧劇隔三差五就鬧一次,旅客每次都嚇得雞飛狗走,生意下跌一半,怒斥激進團體的所作所為不是為香港好,而是在傷口灑鹽。的確,多項經濟數據都指出,經濟下行風險日甚一日,除了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連跌七個月,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更創下○九年以來最大跌幅。激進團體不用吃飯也就罷了,難道要整個香港都一起陪葬嗎?

有數字為證,七月訪港旅客按年跌幅擴至百分之八點四,內地旅客更下跌近一成,對香港經濟的負面影響立竿見影。例如訪港旅遊團銳減,不少導遊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要轉行來維持生計。酒店房間入住率更由過去的幾乎爆滿,下跌至八成幾,而這還是暑假旺季的數字,未來情況只怕更加悲觀。不少大型零售集團已計劃縮減分店,名牌旗艦店更紛紛退租,銅鑼灣等旺區店舖出現十室九空的現象,簡直慘不忍睹。難怪有人慨嘆,時光彷彿倒流至沙士時期。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反映了市民的憂慮,對於旅遊業持續低迷,四成一受訪者憂慮影響整體經濟,兩成二擔心拖累各行各業,一成七預計裁員結業潮重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指出,激進組織的示威活動極不負責任,代價要由其他人付出,包括犧牲五十多萬零售及餐飲從業員的生計,呼籲全港市民努力重建好客形象。問題是,現時社會高度政治化,激進組織豈止是在傷口上灑鹽,簡直是不搞垮搞死香港不罷休,高官的呼籲只能是對牛彈琴。

誠然,內地旅客減少來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內地反腐敗、人民幣貶值、股市泡沫崩破造成財富縮水效應、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等,但驅蝗、光復等鬧劇不斷肯定是主要原因。只消看看訪問日本、南韓的中國旅客人數持續上升,便證明他們只是不願來香港而已。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連串針對性示威等同向內地旅客發出「香港不歡迎你」的訊息,真正旅客何必來港貼錢買難受?上述民調亦顯示,近一半受訪者直指示威活動打擊香港好客之都美譽,正是趕客的罪魁禍首。

港府警告趕客容易請客難,這固然是事實,但有何拆解之道呢?莫說香港景點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了無新意,當局主動推出的限奶令、要求內地收緊一簽多行等等,同樣與趕客無異。最可笑的是,如今又有人提出開放更多個人遊城市,直把內地旅客當成揮之即去、呼之即來的玩偶,世上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