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轉型困難重重,營商環境不斷惡化,雖然人民銀行多次減息為企業紓困,效用十分有限。有貿易信用保險公司指出,內地大型企業利潤仍呈下降趨勢,預料未來兩年企業破產數字飆升五成,明年有接近三千九百二十家,遠高於今年的二千六百一十三家,當中以建築、金屬及礦業受最大影響,這些均是產能過剩重災區。由於內地企業普遍寧可千方百計苟延殘喘也不願自行破產,破產數字急升固然是警號,更令人擔心的是問題僅屬冰山一角。

無獨有偶,近日亦傳出一家央企旗下從事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企業,因產能嚴重過剩和價格低迷,計劃申請破產重組,該企業今年四月已宣布無力償債,成為首家債券違約的國企。企業有央企做後盾亦走到如斯田地,可見產能過剩是條絕路。

破產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企業再無力以高於成本的價錢出售產品和服務,便應退出,把市場讓給經營更有效率的企業。倘若任由企業特別是大型公司苟延殘喘,問題只會愈積愈多,甚至拖垮行業內的上下游企業,亦會造成互相拖欠的三角債問題。此外,問題企業大量佔用信貸資源,令到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得不到應有的信貸支持,變成汰強留弱。

然而,內地對待破產的態度向來消極,企業一旦破產,不但地方稅收落空,還會造成銀行壞帳增加及失業等問題。地方政府因而得過且過,由此催生大批無力生存、只剩空殼的「殭屍企業」。由於經營不善或行業走下坡路,這些企業幾乎肯定沒有希望重新盈利,只靠「借新債還舊債」,依靠不斷輸血來維持生存。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信貸大多是銀行為減低本身的風險,迂迴地經過信託等渠道集資回來的,信貸成本居高不下,令到企業與銀行在債務借貸上陷入惡性循環,企業債務愈陷愈深。同時,在信託產品不會違約的「剛性兌換」慣性預期下,大量信貸資源錯配,倘若企業最終捱不下去而大批破產,相信銀行亦要上身,為金融危機埋下伏線。由此可見,把問題遮遮掩掩而不狠下決心解決,只會增加金融系統風險,阻礙經濟轉型升級。

內地為防範股東動輒以破產逃避責任,現時的破產程序複雜及成本高昂,應破產而仍在吊命的企業數目多得難以估計。如要處置「殭屍企業」,就要進入破產重組階段,若然仍無起色,惟有放手讓其破產。如果企業還有好的資產,則可通過併購重組讓其「起死回生」。當員工失業後有基本生活保障,便不應再忌諱破產。政府亦應積極研究減輕稅務負擔、鼓勵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企業破產數量急增,來個置之死地而後生,長遠對中國經濟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