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匯及商品市場近日連番大震盪,投資者追尋跌市元兇時矛頭直指中國,普遍認定中國股市狂牛暴斃、經濟日趨惡劣、突然把人民幣貶值等,引爆金融市場大恐慌。回看金融海嘯時,中國被捧為支撐全球經濟的引擎,現在卻變成禍首,感覺肯定不好受,難怪官媒要大聲疾呼,解釋中國不是國際資本市場下跌之源,美國不斷吹風加息才是搗亂市場的罪魁。

在全球化下,金融市場牽一髮動全身,任何危機都不會是單一原因所致,毋須執着於誰是禍首,而且中國一直把走向國際化、市場化定為國策,打開大門少不免會與其他市場互相影響。不過,正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如果中國金融經濟本身無問題,又怎會自身難保!所以與其互相推諉,不如認真想一想,目前的國際化步伐是否恰當,是否有足夠歷練應付國內外的金融動盪?

平心而論,近期的市場動盪與走資潮,確實跟美國加息預期升溫有關,亦與全球經濟體質不佳有莫大關係。如今,中國經濟規模為全球第二,在大宗商品市場舉足輕重,此前內地經濟失速,鋁銅等金屬及石油價格大跌均可印證,對環球市場的影響力不容迴避。

再者,今輪環球跌市是由人民幣突然貶值觸發,是不爭的事實,貶值時機更是為人詬病,正值內地經濟數據不佳兼股市暴跌之際,自然被解讀為希望通過人民幣貶值刺激經濟。現在急於釐清關係,反而予人「解釋即是掩飾」的感覺。

按照內地專家意見,中國並非環球市場動盪的元兇,而經濟發展更有轉好迹象,經濟結構有明顯變化,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九點五,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眾多經濟新亮點正積聚新動能云云。事實是否如此,只能由時間來證明,無論結果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中國必須反思國際化帶來的利與弊,一旦受衝擊是否能應付得來。

國際大鱷並非等閒之輩,四處流竄的熱錢最愛跟紅頂白、一沉百踩,他們不但要求投資「故事」動聽,同時亦要有根有據兼有效益。可是,近期內地企業公布業績時,均提及內需嚴重不足造成盈利下降以至虧損,之前的熱炒概念例如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及「互聯網+」等,尚未見實際收益。當轉型故事難再說下去,投資者用腳投票就自然不過,問題反而出在內地似乎無力應付資本市場突變,顯得不知所措,救市進退失據令危機惡化。

面對今次環球市場大動盪,內地資本帳開放步伐格外惹人關注,眼見當局對市場各種違規操作後知後覺,對不斷積累的泡沫風險視若無睹,危機爆發後又不知所措,是否已準備好進一步走向國際化,又能否應對資本市場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