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香港的營商環境持續惡化,八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九年四月以來最低,顯示當前企業面對的困境直逼金融海嘯時期。最令打工仔吃驚的是,企業上月裁員速度為○三年四月以來最快,如同當年沙士般嚴峻。作為領先指標的PMI已為香港經濟敲響警鐘,若外圍經濟繼續惡化,香港隨時步入經濟收縮,股、樓將跌入泥沼。
香港失業率長期保持約百分之三點三,但恐怕只是表面風光。本地私營企業的裁員速度在七月時已開始加快,職位流失率為沙士以來最高,但有別於○三年,因為當時疫潮嚴重打擊內需,現時僱主手起刀落,乃受外部需求急跌所致,削減人手或是為汰弱留強,但裁員潮已有蔓延之勢。中國經濟增長顯著放慢,直接拖累香港企業接單,港企上月新業務量再跌,降幅為七十五個月以來最大。
中國八月份官方製造業PMI再度跌穿盛衰分界線,新訂單持續萎縮,顯示內、外需求同樣告急,下半年經濟「保七」的難度十分高。高度倚靠內地的港企自然厄運難逃,香港末季經濟風險跟隨上升。從企業最新對人力資源的取態,香港正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若企業生意持續萎縮,減產、裁員及減薪勢必此起彼落,若出口、零售各主要環節未有起色,香港經濟陷入衰退只是時間問題。
經濟收縮的可怕之處在於物價走低,從而構成通縮壓力。港七月通脹為百分之二點五,物價水平雖不低,惟內地的通縮風險也不小。與此同時,港企加快裁員,當失業率上升,將直接打擊市民購買力及消費意欲,迫使零售商減價,舖租下調,企業收入下降,然後再形成減薪、裁員的惡性循環。市場現正憂慮美國加息,但更擔心環球通縮,在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歷近六年的通縮痛苦,期間樓價顯著下挫,港人深受負資產之苦。
香港經濟如步入下行周期,可怕之處在於「雙低」,即低利率、低通脹。基於聯繫匯率,港息基本跟隨美國,港、美經濟步伐未來若背馳,港息跟隨向上,就更不利本地經濟。香港面對另一弔詭處境是人民幣貶值,資金未有因而流走,反而刺激港元需求,加上區內多國貨幣爭相貶值,令港元競爭力大減,外貿及旅遊業兩大經濟支柱經已失陷。
企業老闆一葉知秋,即使本港今年第二季經濟實質增長百分之二點八,恐怕已是好景不常。PMI顯示香港營商環境自七月起加速惡化,預警港人未來要過緊日子,生活將愈來愈艱難。當前港企面對的困局已跟○三及○八年相提並論,而當時均曾出現經濟衰退。美國貨幣政策正由寬鬆回歸正常化,若香港跟隨開始加息周期,本地經濟勢必雪上加霜。

租/售 | 租 售 | ![]() |
樓盤由squarefoot.com.hk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