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市場盛傳美國將會加息,但都只聞樓梯聲響。直至今年初,隨着美國經濟復甦,加息變得言之鑿鑿,市場預期加息周期將至。然而,待市場做好一切加息的心理準備之際,近月卻出現「金融核爆」,為加息增添不明朗因素,畢竟股民不歡迎加息。

受股市波動影響,市場預期加息步伐有機會放緩,而聯儲局早前已表示九月加息的迫切性已經降低,相信受環球跌市影響,加息腳步將放緩。利率可算是國家央行調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央行可藉着政策令國家經濟維持增長。

熱錢導致經濟起泡

事實上,在○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實行零利率政策,多番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救市。金融海嘯後,在聯繫匯率下,港元利率與美國同步,息口長期處於低水平,吸引資金熱炒本港物業。低息環境吸引買家趁平掃貨,令本港物業市場受捧,造就一個又一個「天價」成交。

雖然在低息環境下,市民供款負擔比率低,但意味着經濟環境並不樂觀,正因為經濟存在隱憂,央行才會用利率政策托市,長遠來說不是好事。低息、量寬等政策,無可避免產生大量熱錢,令經濟出現泡沫。在短時間內,雖然可以靠熱錢推高股票、貴金屬、商品價格,但長此下去,當泡沫爆破時,只會出現另一次金融危機。

筆者認為,即使加息,供樓成本增加,但預期加息幅度不多,屆時息口仍會處於較低的水平,因此市民毋須過分擔憂。再者,加息只是政府調節市場過熱情況的手段,短時間或會帶來陣痛,但長遠來說,可以令到市場冷靜,對實體經濟而言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