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是千古難題,但先有好電影後有觀眾卻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支援電影業的措施,除了繼續為電影發展基金注資,更計劃覓地興建戲院,不能不說是用心良苦,但沒有長遠政策配合,沒有加強培育人才,製作不出有質素的電影,興建戲院卻乏人問津,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香港電影業風光不再,近年成為坊間熱門話題,而如何重振創意產業,更是施政報告的焦點之一。當局計劃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兩億元,亦考慮進一步完善基金運作,包括增設針對使用本地電影服務資助、提高電影融資計劃製作預算,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亦會由先導性質過渡為年度常設項目。另一方面,當局承諾研究在土地出售和規劃上加入相關批地條款,保證戲院日後必須以播放港產片為主。
跟過去比較,今次施政報告對推動電影創意產業多有着墨,但是否做得其所,卻令人質疑。正如業界人士指出,電影製作成本不斷上升,注資兩億元實在太少。立法會議員更批評當局厚此薄彼,不為其他產業提供土地。對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僅表示,目前注資已足夠,當局日後會視情況決定是否加碼。他並指本港電影業有很大發展空間,更可帶動其他創意產業,製造協同效應云云。
誠然,電影不僅是消閒娛樂,好的電影更可製造龐大的經濟效益,提升一個地方的形象。例如南韓近年影視業發展蓬勃,「韓流」橫掃全亞洲,連帶旅遊、餐飲、時裝、化妝品等「周邊產業」亦大大受惠。成功非偶然,南韓政府多年前已提出「文化立國」口號,文化觀光部直接向總統負責,相關專項基金多不勝數,總投資額以百億元計。相比之下,香港電影發展基金實在少得可憐,正如著名導演許鞍華所說,「好過冇」而已。
至於興建戲院更是值得商榷。現時全港共有四十七間戲院、二百零九個放映廳,數目不算少。問題是,一些本地小本製作被指粗製濫造,缺少觀眾緣,院商自是興趣缺缺,這才是中港合拍片或荷里活大片當道的原因。即使當局大興土木覓地建戲院,並硬性規定只准播放本地電影,如果沒有觀眾,根本沒有意義。
說到底,市民不是不喜歡看電影,而是要看有質素、能引起共鳴的電影。君不見,台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沒有大卡士,沒有大製作,當年一樣在港大收旺場,成為最高票房華語片,正是因為其情懷引起觀眾共鳴。而一些標榜本地特色的電影如《低俗喜劇》、《狂舞派》等,同樣叫好叫座。有電影人一語中的,指政府部門只要不吝於借出拍攝場地,不對攝製隊諸多驅趕,已是最好的幫忙。
事實證明,發展創意產業,最需要的可能不是資助,而是為產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現時提供電影專業課程的主要有演藝學院,當局與其覓地興建戲院,不如投放資源開辦更多課程,培育更多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