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偏偏港府算死草,不願增加教育投資,以致大學資助學位長期不足,大批學生望門興嘆,成為青年問題根源之一。對此,聲稱要加強青年工作的港府又有甚麼對策呢?

也許受到佔中的刺激,也許覺今是而昨非,港府計劃由二○一六年起,將每年一萬五千個資助學士學額全數取錄本地學生,至於所有修讀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的非本地學生,則需通過資助學額以外的超收方式錄取,以非本地生學額最多為資助學額百分之四計算,即可騰出約六百個學額予本地生。前朝政府好大喜功罔顧現實,在學位不足下反而大幅提高非本地生比率,變相剝奪本地生入學機會,一直備受詬病,現屆政府改弦易轍,為本地生增加入學機會,不失為補鑊措施。不過,相對於每年大批望門興嘆的學生,區區六百個新增學額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眾所周知,每年因學額不足而無法升學的合資格學生數以萬計,以去年為例,約八萬名文憑試考生中,二萬七千多人考獲入讀大學資格,最終有近一萬三千人被拒諸門外,相對而言,六百個新增學額連零頭也不夠。社會一直要求增加學額,讓更多學生可以升學,當局何時才能從善如流呢?

港府有一種邏輯,隨着整體出生率下降,高中畢業生數目將會持續減少,未來入讀大學的學生比例勢必上升,因此沒有必要增加學額。這恰恰反映出當局的短視與無知。雖說教育需要長遠規劃,但為了節省資源而剝奪學生升學機會,就是本末倒置。二十一世紀是知識型經濟時代,專上教育是否普及,不僅影響學生的個人前途,而且關乎整個香港的未來,港府鼠目寸光,故步自封,何止誤人子弟,簡直是窒礙香港發展。

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環顧經濟發達地區,無一不以推動專上教育普及化為目標,歐美國家的大專入學率達六至八成,鄰近香港的新加坡亦超過六成,台灣更高達九成,反觀香港的比率僅得一成八,比發展中地區還不如,簡直令人汗顏。古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局對教育投放不足,以致眾多年輕人望大學之門而興嘆,不僅影響整體競爭力,而且衍生不少社會及政治問題。

最諷刺的是,佔領行動爆發後,港府揚言要改善青年工作,然而,連學位也不願增加,連教育也不願投資,青年工作云乎哉?古聖賢以替長者折枝作比喻,道出為政者「不能」與「不為」的區別,今天港府對年輕人的升學訴求置若罔聞,顯然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港府窮得只剩下錢,卻不肯增加教育投資,如何令人相信重視青年工作?

說到底,本港經濟轉型苦無出路,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青年問題日益嚴重,癥結就在於教育千瘡百孔。現屆政府是否有心改革,從增加大學學額的態度,便可看出端倪,希望不要又是雷大雨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