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偏偏香港教育千瘡百孔,問題多多。經過佔領之亂後,港府亡羊補牢,推出連串措施加強教育及青年工作,可惜在社會高度政治化的今日,這些措施不是聊備一格,就是爭議多多,實際成效令人懷疑。

為了加強青年工作,今年施政報告將青少年教育和發展列為重點之一,措施林林總總,其中尤以加強兩地學校交流最受矚目,包括推行試辦計劃,在未來三年將香港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倍增至六百所;資助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最少各一次到內地交流,以及研究擴大和深化香港與內地省市青少年的互訪、服務合作和求職交流活動等。顯而易見,港府不遺餘力鼓勵學生到內地交流,目的是為了彌補國民教育的缺失,正如前港澳辦官員所言,是為學生「補腦」,加深認識祖國,增強國民意識,作為後佔領時期青年工作的重要一環。

了解國情,是培養青少年認同中國人身份的第一步,港府推動學生北上交流,本來無可厚非,甚至是應有之義。特別是中國發展一日千里,中港經濟密不可分,學生有更多機會北上交流,可以說是開拓視野、實地學習的寶貴經驗,對個人或社會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然而,在泛政治化的今日,價值觀被嚴重扭曲,交流措施甫出台即引起爭議,被質疑是「軟性國民教育」、「洗腦」、「染紅」。措施尚未正式推行,已經被污名化、妖魔化,不難想像,日後勢必阻力重重,隨時淪為國民教育的翻版,鬧得滿城風雨。

其實,即使學生交流措施能夠順利推行,效果亦不能不令人懷疑。眾所周知,在各種歷史與政治因素下,香港教育系統一直牢牢掌握在反對派手中,尤其近年校園愈來愈政治化,學生長期被洗腦,連大學生刊物也公然鼓吹「港獨」,在這種大氣候下,一、兩次浮光掠影的交流,能起到甚麼作用呢?事實上,港府連國民教育也推行不了,中史更淪為可有可無的科目,學生對歷史及國情一無所知,就算到內地交流,也是水過鴨背,根本談不上了解國情。

事實證明,港府的青少年工作一敗塗地,如果不能從根本入手,改變教育現狀,即使如何加強學生交流,也是枉然。當然,青少年問題錯綜複雜,教育失敗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香港經濟低迷,產業結構單調,整個社會有如一潭死水,向上流動機會愈來愈少,加上受到房屋、升學、就業等問題困擾,青少年怨氣日增,怎會不走向激進?青少年甘於充當佔領行動排頭兵,既是教育失敗的遺患,亦是經濟民生凋敝的結果。

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港府無能,政治、經濟及民生政策無不一塌糊塗,導致青少年問題日益惡化,並非一、兩個補鑊措施所能挽救。最怕的是,當局沒有大破大立的決心,一味小修小補,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授人以柄,添煩添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