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西港島線今日局部通車,傳統舊區西環進入新時代,不僅長期困擾區內的交通問題可望得到紓緩,區內的發展潛力亦能大大提升,這對居民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喜訊。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對區內商戶尤其是傳統老店來說,鐵路貫通意味租金上升,經營成本上漲,帶給他們的不是喜悅,而是憂愁。

可以見到,在鐵路效應帶動下,西區近年租金飆升,不少在區內屹立多年的小店、老店無法支撐,不是被迫關門或搬遷,就是慘淡經營苦苦掙扎。例如毗鄰西營盤站的一間海味批發店,月租一下子飆升四倍,如何吃得消?更誇張的是,西區近年成為商家必爭之地,高檔食肆、酒吧及酒店紛紛進駐,特別是堅尼地城一帶,地舖幾乎全部改頭換面,燒臘店變酒吧,車房變高檔西式餐廳,與過去的西環已不可同日而語。

西環是傳統平民舊區,由於交通不便,加上有焚化爐及屠房等厭惡性設施,發展相對滯後,樓價和租金低於其他地區,正因如此,許多傳統老店才有生存空間。然而時移勢易,隨着交通條件改善,租金便宜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難怪有東主慨嘆,港鐵新線通車變相扼殺小店的生存空間。事實上,西港島線通車後,租金還有可能進一步上升,仍在咬緊牙關艱苦經營的老店和小店隨時無以為繼,結業潮和失業潮一觸即發。

一葉知秋,西環老店淹沒在貴租狂潮之下,正是香港經濟發展失衡的縮影。在地產獨大之下,營商成本不斷上升,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近年個人遊旅客持續增加,鬧市商舖租金更是如火箭般飆升,連不少知名傳統食肆也紛紛結業,形成通街都是針對內地旅客的大型連鎖店。正所謂,單絲不能成線,獨木不能成林。如果傳統老店、小店無法生存下去,香港經濟如何能夠健康發展呢?如果租金不斷飆升,香港的競爭力又從何談起呢?其實,隨着內地旅客消費模式逐漸改變,連鎖店和名牌店的經營前景已大不如前,近年連銅鑼灣、旺角、尖沙咀等黃金地段亦接連出現吉舖潮,這就是過分依靠旅客消費的結果。

早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布最新的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排名,新加坡連續七年高踞榜首,香港則下跌一位至第四位;而年前有項調查更指出,香港營商成本比新加坡高四成半。可見香港競爭力逐漸被新加坡拋離,不是沒有原因,而這正是高地價、高樓價、高租金「三高」的必然結果。最諷刺的是,港府不斷高喊經濟轉型,前朝政府提出「六大產業」,現屆政府亦揚言將產業「做多做闊」,實際上,如果當局無法扭轉地產獨大的局面,一切都是空談。

對一個城市來說,失去傳統,等於失去歷史。隨着社會不斷變遷,新鐵路陸續通車,將會有更多傳統老店面臨「被結業」的命運,香港不想淪為一座冷冰冰、沒有歷史和未來的城市,又有甚麼辦法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