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一五年,市民送舊迎新,人人都有一個新年願望,有人祈盼香港政通人和,有人祝願社會繁榮穩定,有人希望安居樂業。然而,願望歸願望,現實歸現實,本港深層次矛盾千頭萬緒,政治紛亂,經濟低迷,民生凋敝,加上港府弱勢無能,政客興波作浪,要實現政通人和、繁榮穩定,恐怕可望不可即。

香港經歷一場佔領之亂,元氣大傷,百廢待興,未來何去何從,是福是禍,既令人迷惑,更令人擔心。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場禍亂使青年問題暴露無遺,年輕人對現實不滿,對未來失望,積累成一股反建制的怨氣,加上受到無良政客及不良傳媒的煽惑,以致言行偏激,無視法治,成為社會的計時炸彈。近日接連有青少年因違法塗鴉而被捕,就是佔領行動的後遺症。

面對愈演愈烈的青年問題,港府如夢初醒,急急補鑊,繼早前扶貧委員會宣布成立專組協助基層青年向上流動,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也計劃成立青年創業配對基金,與非政府機構合作,透過一次性撥款方式資助年輕人創業,希望達到擴闊青年上游空間、緩和社會怨氣的效果。

毫無疑問,協助青年尋求出路、促進向上流動,是紓緩怨氣的渠道,可惜說易行難,鑑於現實環境,當局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眾所周知,本港租金高企,營商成本冠絕全球,連不少傳統老店也支撐不住,何況欠缺營商經驗的青年人。萬一青年人創業失敗,年紀輕輕便背上一身債,豈非弄巧反拙?豈非愈幫愈忙?

其實,教育才是關鍵,如果不改變教育制度,向青少年灌輸正確觀念,就算提出甚麼補鑊措施,也是枉然。由於社會愈來愈政治化,校園亦淪為政治戰場,通識科成為政治洗腦工具,部分教師鼓吹佔中,連大學法律教授也煽動違法,學生耳濡目染,不變得憤世嫉俗才怪。港府不從教育入手,反而放生策劃佔中的搞手,可謂本末倒置。

這就是香港的現實,深層次矛盾千頭萬緒,政治、經濟、民生糾纏不清,就算港府有心拆解,亦無能為力。國際機構調查顯示,港人普遍無信心明天會更好,這就是現實的反映。以房屋問題為例,港府矢言未來十年興建四十八萬個房屋單位,但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之下,覓地阻力重重,隨時淪為空談。貧窮問題更是港府涼薄所導致的惡果,財政年年盈餘,庫房嚴重水浸,本有充足資源開展扶貧工作,然而港府一味以小恩小惠敷衍民意,以致香港成為貧富懸殊最嚴重的發達經濟體。很明顯,港府無能,民生凋敝,正是衍生各種深層次矛盾的根源。

古詩云,桃符頻換句難新,休對春風訴舊貧。香港邁向回歸後的第十八個春天,港人的新年願望依然不變,就是希望社會穩定,安居樂業。這樣卑微的願望,究竟何時才能實現?說到底,如果港府無法排除政治干擾,提高管治能力,社會無法穩定,新年願望也就無從談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