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今年二月推出壓抑樓市辣招,加徵三種印花稅大增置業成本,樓市吹起一片淡風,交投量萎縮,但樓價經過輕微下調之後,近日呈現反彈勢頭。形勢比人強,港府官員急不及待出口術,聲言有需要時將會再出招。

樓價經過數個月調整後再次蠢蠢欲動,又回到過去的周期模式,當局出招之後暫時冷卻,到市場消化了調控效應,樓價又掉頭回升,而且升勢可能更快更急。事實證明,只靠行政手段壓抑置業需求,效果不但短暫,樓價也未必如預期般下調。相反,港府頻頻出招,反而窒礙市場流動性,減少二手供應,隨時弄巧成拙。

雖然官員聲言已經扭轉市民對樓價只升不跌的心理期望,但樓價高踞不下,要兌現現屆政府協助中產置業的施政承諾談何容易。樓價未見下調,當局出手只能愈來愈重,美其名為打擊市場炒賣活動,其實往往殺錯良民,連本有能力的市民也因成本增加而無法上車,難免怨聲四起。港府治樓市畫虎不成反類犬,原因在於無法推出紓緩樓市供應不足的中短期措施,滿足市民置業需要。

事實上,與九七年物業市道熾熱相比,目前的樓市已不可同日而語。當年市場充斥炒家,樓價遭人為炒賣狂飆,現時樓市經當局連環出招之後,不但炒家絕迹,連境外買家也鮮見,樓市基本上已由本地用家主導,如果供應充足,樓價自然回落到合理水平,根本毋須一而再出甚麼辣招阻止市民買樓。

現屆政府視解決房屋問題為施政重中之重,可惜上任一年以來,面對土地荒束手無策,公私營單位最快也要四、五年後才能逐步增加供應量,無助改善目前房屋供不應求情況,恐怕公屋輪候冊的人龍只會愈來愈長,急待上車或轉換物業改善居住環境的市民也會愈來愈多,即使日後供應量增加,也被累積的龐大需求消化殆盡,樓市供求失衡依然如故,問題無窮無盡。

最諷刺的是,無殼蝸牛正為住房發愁,當局又開出新的期票,聲言要為未來二、三十年的土地供應早作籌謀,解決下幾代人的居住問題,未來的單位將主要來自新界東北、新界北及填海新區云云。施政當然要有長遠規劃,問題是,港府解決當前房屋問題束手無策,還奢談下幾代人的居住問題,不是本末倒置嗎?當局拓土建屋捨易取難,明知新界東北發展收地阻力重重,仍然硬推計劃,另一方面卻藉口規劃需時,拒絕收回面積達一百七十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官地,被質疑一面毀人家園,一面維護權貴,欺善怕惡,嫌貧愛富,試問如何令人相信所謂的中長遠土地規劃?

空談誤港,施政最需要的是落實決心,港府一味向市民推銷美麗遠景,無助紓解民困。好夢由來最易醒,對大多數市民而言,為未來幾代人解決房屋問題,不啻海市蜃樓,當局與其盡做些不着邊際的規劃,不如實踐「寸土必爭」的口號,及早收回被權貴佔用的會所地皮增建房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