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六學生升中派位放榜,高達七成六學生獲派首志願中學,如果計及首三個志願,滿意率更接近九成,學生與家長高興的多,失望的少,當然是件好事。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中一適齡學童人口大跌,超額教師不斷增加,今天不知明天事,長遠而言中學殺校潮恐難避免。

今年參加升中派位學童減少逾五千人,在競爭相對沒有往年激烈之下,出現「上移錯配」現象,部分地區的第一組別中學,也要收取第二組別學生,是首三個志願滿意率提高的原因。子女獲派心儀學校,家長當然喜出望外,可惜「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連名校也要搶學生,其他年年為收生不足發愁的弱勢學校,處境更加困難,這是對當局多年來拉近學校質素差距一事無成的最大諷刺。

一向以來,中一派位存在名校學位僧多粥少現象,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想子女擠進名校窄門,接受優質教育,成龍成鳳。有能力的家長千方百計為子女增加獲派名校的機會,不惜在名校林立的校區置業或租屋,低下層家庭則寄望統一派位獲幸運之神眷顧,讓子女入讀名校,攀上社會向上流動階梯,擺脫跨代貧窮命運。

港府推動教改多年,每年教育資源投放佔財政開支首位,如能推動更多學校提升教學水準,成為新興名校,為家長提供更多心儀學校選擇,不但解決每年中一派位學生一窩蜂爭入名校窄門的難題,向不同階層學生提供質素接近的教育機會;而且隨着更多學校進身名校之林,整體教育質素也將會持續改善,為社會發展儲備人才。然而,多年來教改只是不斷拿學生作白老鼠,教學語言、課程內容,以至公開考試制度變來變去,學生無所適從,教師也為應付新教學模式而疲於奔命,遑論拉近學校水準差距,讓更多弱勢學校升上較高組別。

適齡中一學童減少,弱勢中學掙扎求存,而小一派位卻面對學位不足問題,相映成趣。事實上,隨着雙非兒童問題陸續浮現,加上跨境學童人數增加,未來幾年小一學位需求將持續緊張,其中北區更是重災區。北區小一派位早已引起區內家長怨聲四起,教育局今年四出張羅增加學位,總算渡過難關,問題是明年怎麼辦?未來幾年又怎麼辦?內地官媒認為,雙非兒童只佔跨境學童一成,不存在擠佔香港教育資源問題。其實,每年雙非兒童回流數目無法預測,已擾亂正常的中小學派位秩序,將會導致往後多年派位亂象叢生,加上目前中小學適齡學童人口出現背馳現象,更加令港府難以規劃學位供應的銜接問題。

由於港府叫停雙非政策,在可見未來,多個「殺校重災區」的弱勢學校,將進入「吊鹽水」期,為保住老師飯碗,當局不斷推出措施如縮班、減派每班學生人數,又將超額教師保留期延長至三年。然而這些都是緩兵之計,始終解決不了適齡升中人數減少的危機,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資源,是個大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