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民主派以前的策略是「又傾又砌」,走進中聯辦則是只「傾」不「砌」。人大常委會三落閘後,甚麼都無得「傾」,只剩下「砌」,這就和前進民主派的策略趨同,所以很多人說,這是前進民主派壯大的機遇。以前拉布,只有三兩位議員苦撐,如果二十七人一齊拉布,聲勢當然大不一樣。例如即將出現的平機會反歧視新移民立法,橫蠻處很有二十三條的影子,倘若全體民主派一齊杯葛,可能牽動一些建制派中不願與新移民共享福利的議員附和,那就不是拉布,而是推倒了。當然,如果溫和派的「左膠」思想轉不過彎,就只好另尋合作議題。

假設我是前進民主派的領袖,看到民主黨立場堅決在政改方案投下否決票,我會當他們此舉是對上次政改「袋住先」的否定。選民不會等待他們跪地認錯,然後將票投給前進民主派。溫和民主派消失之後,我應該有自信,前進民主派的吸票能力必定有所增長,而不是仰仗於算民主黨的老帳。至於公民黨,我會忘卻他們對我的嘲諷,而感念在五區公投時,他們沒有跟着司徒華轉軚,從而彰顯出華叔的不義。

當然,站在溫和民主派角度,要轉彎向前進民主派傾斜很不容易。梁大狀上我的電台節目,廣告時間我勸他忘記前進民主派的牙齒印。他說:「很難忘記,因為他們不是侮辱我,而是侮辱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