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花,水中月,無論如何美麗,都不過是幻影,可望不可即,港府開發大嶼山就是典型例子。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第三次會議,確認了四個策略性定位及發展方向,又同意設立四個專責小組同步處理不同範疇的建議項目,顯得躊躇滿志,準備大展拳腳。問題是,港府一味紙上談兵,大嶼山發展大計何時才能落實,誰也不知道。

根據當局勾勒的藍圖,所謂四個策略性定位,就是將大嶼山打造為國際運輸及貿易樞紐、大珠三角及亞洲服務樞紐、香港新都會等;而四個發展方向就是經濟及房屋、娛樂及國際旅遊、核心商業區、保育及綠色旅遊。身兼諮詢委員會主席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聲稱,四個專責小組將於八月底前成立,分別研究土地規劃、產業發展及交通運輸等建議方案,以協助落實相關措施,為大嶼山當區以至全港市民帶來裨益云云。

毫無疑問,這幅大嶼山遠景藍圖不僅美麗誘人,而且有實際需要。先別說經濟發展,房屋問題迫在眉睫,不容當局繼續拖延。房屋署披露本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大跌四分之一,主因是新建單位銳減逾半,如果地域廣闊的大嶼山能夠發展起來,當可紓解缺地建屋的困局。

再說,港珠澳大橋將於年內落成通車,香港若不想落後於澳門及珠海等鄰近地區,更需盡快開發大嶼山,打造全新的經濟引擎。惟令人失望的是,港府發展大嶼山已講了十幾年,至今看不出有任何實質進展,即使現屆政府提倡的所謂橋頭經濟,也是十畫未有一撇,反對的依然反對,質疑的依然質疑,當局究竟如何排除阻力,盡早落實計劃,實在令人懷疑。難道成立諮詢委員會,叫叫漂亮口號,就能令大嶼山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其實,開發大嶼山有實際需要,而且刻不容緩,這個道理許多人都知道,關鍵在於當局能否說到做到。如今的現實是,弱勢政府動輒得咎,加上社會泛政治化,環保組織、當地居民、宗教團體等阻力重重,當局要披荊斬棘,排除萬難,實在未可樂觀。試想想,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尚且寸步難行,大嶼山發展計劃涉及規模更大,爭議更多,要順利推動真是談何容易。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就是香港的現實,如果走不出政治泥沼,如果擺不脫施政困局,說甚麼都沒有用。國家領導人南下深圳見港府高層,為政改爭拗定調,安撫人心,焦急之情溢於言表,可惜焦急也沒有用,以香港現時的政治氣氛,政改原地踏步的可能性極大,屆時港府管治更加困難,施政更加舉步維艱,發展大嶼山隨時淪為無米粥。

總而言之,發展大嶼山的藍圖美則美矣,可惜終究是鏡花水月。當年董建華政府豪言壯語,說要在大嶼山打造物流園、高爾夫球場、水療假度中心,結果全部淪為空談,現屆政府重彈舊調,雄心萬丈,然而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所謂的橋頭經濟,恐怕也是同一下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