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忿怨不平的爭議聲中,港鐵啟動加價,誰知天意難違,家醜終須外揚。加價當日晚上,港鐵寶琳站出現列車故障,擾攘二十分鐘,已令人側目。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日更連發三宗事故,包括西鐵訊號清晨時分發生故障,四十五分鐘後才回復正常;將軍澳港鐵車廠機件冒煙,消防接報到場戒備;下午一時許東鐵線火炭站地盤水管爆裂,導致架空電纜故障,列車服務一度暫停,下午四時許才回復正常。短短兩日,將港鐵加價無度、事故多多的企業形象,活生生呈現於人前,確實諷刺。

港鐵事故頻發,就像治不斷尾的奇難雜症。初時還可以推託設備殘舊、機件老化,避過責難。直至事故發生太多、太頻,市民不依不饒,當局才不得不正視管理不善的問題,對「可加可減」機制小修小補,給港鐵套上事故延報罰款機制,以及設定高層花紅與服務質素掛鈎。可惜,金就是金,銅就是銅,鍍上金的銅始終都會露出本色。無論港鐵如何鞠躬道歉、檢討保證,設定諸多機制,事故多發照樣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服務質素備受詬病,港鐵卻從不放過加價的機會,年年賺大錢,年年加價,賺得多亦不會加得少,簡直貪得無厭。對於賺大錢亦加價,港鐵大條理由是要維護股東利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雖然無可厚非,但講來講去政府就是港鐵大股東。政府一邊縱容港鐵加價,一邊坐享其成卻疏於監管,身為服務市民的政府,何曾督促港鐵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樣的企業與政府,在市民心中怎會有好形象?

形象插水,衰亦只是衰在港鐵自家的名聲,但是港鐵連年加價,示範效應、連鎖反應可以遍及社會,一旦帶起加價風氣,樣樣漲價百物騰貴,受累的必定是廣大市民。這種現象傷害民生,政府是裝作不知抑或熟視無睹,否則怎可容忍其尾大不掉?須為民造福的政府與港鐵大股東的身份,無可否認存在角色衝突。市民眼睛雪亮,港鐵的作為與政府的態度,看在眼裏怨在心上,民怨因而累積毫不出奇。

尤其作為公共運輸機構,不論哪個海外城市的相類企業,罕有賺大錢的。說到底,港鐵能夠賺大錢,不是因為經營有本事,而是得益於政策保護,除了年年加價得到政府開綠燈,還有發展上蓋物業獲得豐厚收益。取之於民,派之於股東,竟是港鐵連年加價的邏輯。市民生活艱困百上加斤,政府無疑將自己置於與民生衝突的尖鋒上。

經濟不振,民生凋敝,本港社會日益政治化,民間處處火藥桶。港鐵加價無度、事故多多,由此引起的民怨不是唯一火頭,但港鐵加價和事故併發,可以與其他惹火事件一起燃燒,引爆社會抗爭的燎原大火。

刻下正值每逢七一回歸日,反對派舉行反政府遊行的敏感時刻,港鐵恰恰加價開動,又事故連連,難免火上加油,令對港鐵不滿的市民走上街頭,加入不滿政府的遊行隊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