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已有全新的詮釋,保證能賺得黃金屋的已不是勤奮讀書的學生,而是出版教科書的書商,實在諷刺。教科書年年加價,家長歲歲叫苦,反映當局所謂的遏抑書價措施徹底失敗,市場機制完全失效,再不撥亂反正,市民將繼續淪為砧板上的魚肉,只能受人宰割,年年噩夢重來。

昨日是中一註冊日,亦是家長開始為子女購買新課本的日子。根據新學年適用書目表,今年教科書整體漲價百分之三點二,換言之,當局迫令書商減價的諾言再度落空,難怪家長怨聲載道。尤其是高中教科書,由於五年改版限期已過,課本可以「攞正牌」改版,「攞正牌」加價,有全套新版書價飆升至四千多元,幾乎等於一個三人基層家庭的三成收入,令人咋舌。反觀部分中學推出自行編製的電子教材,全套亦不過千餘元,同一套課本,價錢差天共地,書商「食水」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初中教科書價格整體升幅看似不大,其實亦是內有蹺蹊。本報記者發現,有通識科課本及參考書分拆成五十四冊,而且未經教育局批核;而經批准的個案中,亦有分拆成二十九冊,簡直當家長是提款機。當初教育局要求書商把課本、教材、學材分拆定價,目的是減輕家長負擔,現在卻適得其反,反令家長百上加斤,倍感徬徨。

事實擺在眼前,港府在這場書價戰上輸得一敗塗地。由於書價年年上漲,家長苦不堪言,群情洶湧,前朝曾蔭權政府不得不出招迫令減價,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更揚言要跟書商玩鋪勁,一時分拆教材,一時電子教學,一時自行招標出版教科書,結果不是雷大雨小,就是爛尾收場,多年下來書價不但分文未減,反更「部部高升」,當局窩囊至此,實在教人無奈。書商為教科書加價解畫,指要彌補人工及運輸等成本上漲。其實,真正使教科書年年漲價的元兇,是港府的無能,是教育官僚的無所作為,書商看準當局色厲內荏,怎不有恃無恐,予取予求。

正所謂,富人一餐飯,窮人一年糧。對高薪厚祿的教育官僚來說,今年教科書加價幾個百分點可能不當一回事,甚至可以低於通脹來自我臉上貼金,但對基層家庭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千斤重擔。正如有勞工組織指出,現時課本支出佔基層家庭支出三成至四成八不等,不少父母被迫節衣縮食,才能勉強供子女購置課本,難道這就是今屆港府說的「福為民開,適度有為」?說到底,要根治書價之患,治本之法就是打破書商壟斷局面,改由港府招標出版或自行編製教材,為何連部分學校都可以做到,港府卻做不到呢?說穿了,港產官僚總是以自由市場、商業決定為藉口,敷衍塞責,當風聲一過,他們便連做戲的工夫也懶做。

一書之不治,何以治香港?港府連教科書加價這種小問題都解決不了,社會民怨沸騰、上街人數屢破紀錄,何足為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