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醫院擴張迅速,可惜有姿勢無實際,市民以為可享正常醫療服務,注定失望。護士協會指現時護士人手緊絀,比例遠離國際準則,一個護士要服務十一個病人,比歐美先進國家高出一倍,僅向第三世界睇齊。十個煲七個蓋,情況如此惡劣,不用說,輕則影響醫療質素,重則草菅人命。市民的生命安全網如此兒戲,政府難辭其咎。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八受訪者直斥前線資源不足,三成一認為已改善屬假象,兩成五批評治標不治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護士荒已是十年的遺患。的確,十年遺患禍延至今是前朝所種,論究責,貪曾政府前食衞局局長周一嶽應是禍首。

護士人手短缺原因多多,首推周一嶽關閉護士學校,當年無知、不智的培訓截流,日後人手供應不上皆由此而起。當然,周一嶽膽敢行這步,與前朝貪曾治港理念有莫大關係。貪曾戮力推崇「小政府大市場」管治思維,說穿了,美其名曰揄揚市場經濟,其實是不理市民疾苦,政府不擔當,能卸膊就卸膊。

辦護士學校做縮手派,投放資源更是孤寒財主,政府給醫管局撥款,從九九年二百六十億元增至去年四百億元,而用於醫護人員的開支,只由二十二億元增至三十二億元。資源本已捉襟見肘,加上當局分配不公,甚少用於前線醫護,護士人手豈能不缺?計及醫管局官官相衞肥上瘦下,聯網制度疊床架屋,資源錯配情況更甚。

醫管局緊縮前線資源,就是增加前線壓力。護士人手少,病人卻不會少,十個煲七個蓋,籠統計是一個護士對十一個病人,個別科是一對十二、三,夜更當值更加一對二十四。護士都係血肉之軀,工作量與責任感雙重壓力,實在不勝負荷。對此,醫管局袞袞諸公不知不問則是官僚,知而不理就是冷血、塞責。

工作壓力加管理無方的重壓,使在職護士不堪折磨,紛紛外流,而人手流失又致護士荒惡性循環,民調亦顯示,三成一受訪者認為增加人手亦無法杜絕護士流失,兩成七直斥醫管局管理無方。資深護士流失後,招募剛出校門新丁頂上,護理水平下降風險提升,難免醫療事故頻生。諷刺的是,醫護人員本身工傷個案竟年達三千宗,比建造業工業意外還要高。

護士荒已拖足十年,至今未見正視迹象。雖然此一弊端前朝是源,惟當朝無力杜絕這種醜陋亂象,當今醫管大員要承擔起責任。時移世易,對於廣大市民來說,以前是「衣食住行」民生幾大件,現在是「醫食住行」。醫,已被市民視為保障之首,政府公共資源配置怎能掉以輕心?

護士荒遺患深重,小修小補已不能解決問題,即如當前增加護士培訓名額,亦是遠水難救近火。檢討聘用體制,延退休增兼職或改善待遇吸引回流,補救須立竿見影。總之,着眼全局長效救急兼顧,竭盡所能,刻不容緩,當局責無旁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