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惜在香港,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被騎劫,書價愈來愈貴,書商動輒改版,動輒加價,「惟有讀書高」早就變成「惟有書價高」,簡直是莫大諷刺。港府對此長期坐視不理,任由書商予取予求,把家長當成提款機,與為虎作倀無異,所謂「民生無小事」,根本是美麗的謊言。

知識與時俱進,教科書改版本來不是問題,但問題是,本港的教科書改版大都是為改版而改版,為加價而改版。消委會邀請大學專家檢視五套共十三冊改版高中教科書,結果六冊被評為「應作重印兼修訂」,僅一冊有需要改版,其餘屬略有需要改版或未能評級。所謂「應作重印兼修訂」,即是沒有改版必要,以四冊被評為此類的通識教科書為例,專家認為新增或改動內容與舊版相若,章節編排和版面設計與舊版大同小異,舊版引用的資料亦沒有過時,欠缺改版理據。至於另外兩冊同樣歸入此類的化學科改版書,亦被評為主題、數字及篇章次序的改變幅度非常微小,對學習過程沒有明顯幫助。

十三冊教科書之中,差不多一半毋須改版,可見改版氾濫成災,根本是書商加價的藉口。事實上,高中教科書五年改版限期「緊箍咒」已過,課本可以「攞正牌」改版,「攞正牌」加價,書商「餓」了五年,還不飛擒大咬更待何時?更離譜的是,部分改版教科書明明是巧立名目,渾水摸魚,竟然獲得教育局審批,到底當局有何審批準則,如何作出監管,顯然欠公眾一個交代。

針拮不到肉不知痛,對於高薪厚祿的教育官僚來說,教科書如何改版,如何加價,他們漠不關心,但對於基層家庭來說,教科書改版加價,卻是百上加斤,苦不堪言。根據本學年適用書目表,教科書整體漲價百分之三點二,有全套新版書價飆升至四千多元,幾乎等於一個基層家庭的三成收入,令人咋舌,而來年加價幅度只會有增無減。事實上,書商為了加價無所不用其極,有通識科課本及參考書分拆成五十四冊,而且未經教育局批核;而經批准的個案中,亦有分拆成二十九冊。這樣的所謂改版,除了加重家長經濟負擔,加重學生書包負荷,增加書商利潤,到底有何意義?

為應付民意,前朝政府曾要求書商分拆教科書以圖減價,甚至推出電子教學和自行招標出版教科書,結果證明是弄巧成拙,家長及學生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更不堪的是,現屆政府無力撥亂反正,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但沒有加強監管,反而聲稱「教科書加價低於通脹」,儼然成為書商的代言人。吳克儉被譏為「唔得掂」,民望長期在低位徘徊,根本是自己一手造成。

說到底,解決書價高問題不是沒有辦法,關鍵在於港府是否以民為本、願不願意有所承擔。教科書之所以年年加價,書商之所以有恃無恐,民怨之所以日甚一日,社會之所以泛政治化,說到底是當局無所作為所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