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於日前安詳捨報,備極榮哀,世壽九十有五。在下並非佛教徒,亦無其他信仰,但於海內外的碩學宿儒、高僧大德則素來欽佩。回憶起來,在下與覺老曾有數面之緣,高山仰止,往事如煙,如今想來,實在不勝唏噓。

據聞老師父駐錫於粉嶺觀宗寺,有一趟我與友人便唐突登門。當日剛到寺內,便聽到喃喃的誦經聲,我倆循聲尋去,原來大雄寶殿上正聚滿法師、居士,為當年災難中的不幸者誦經祈福,而為首的正是覺老。當時大殿只餘一側門虛掩,我走過時在門縫中匆匆一瞥,也不以為意。離開後,邊走邊想跟友人說些甚麼,豈料對方竟沒跟上。我回過頭來,只見此君仍站於大殿虛掩的門前定睛凝望,神色中莫名其妙地泛起了一絲不捨之情。我當時不通佛理,只覺重複而低迴的梵唄之音似是昏人欲睡,如此環境又有何不捨之理?

我往回走並拉着友人離去。事後他告訴我,在門前張望不為別的,皆因見到老法師的動靜神色穩重而閒雅,大有古德之風,於當代社會中甚是少見。此君粗通相學,月旦人物的標準素來古怪,他單憑門縫一瞥便對覺老如此推崇,我也不知該信還是不信,故但笑不語,而心中則對這位師父更覺好奇。

後來,我認識了一位後輩與覺老稔熟,他主動為我們引見。我與友人再帶同一位年輕人前往拜會,老師父當時已是望九之年,身體抱恙,但見我們到來,竟不憚疲勞,跟我們詳談了近句鐘,神色中從容而不失定境,事後同去的年輕人也用上「不動如山」去形容師父。看來,佛門中所說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大抵就是指覺老般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