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在處理大部分的議題時,均可從可持續發展這經濟—社會—環保的平衡思維出發,巧妙地為自己提供三個角度,向評卷員顯示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顧問老師:通識研究協會主席馬震寧

論及水力發電時,除了需從環保及可再生能源角度外,更應從經濟效率的角度出發,討論水力發電的能源效率高,並可帶動旅遊業等優點。此外,同學更應從社會角度出發,討論水力發電如何有助解決失業問題,協助當地傳統文化復興等成效。透過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我們可以建構出經濟—社會—環保的答題方向,一篇具多角度思考的文章就寫成了。

相反,若我們需要指出某項措施的局限時,我們亦可從經濟—社會—環保的平衡思維建構答案,更顯出批判性思維。

當題目指出水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可逐步取代燃煤發電時。在經濟方面,我們可以指出水力發電的建設成本非常高昂,且乾旱時無法發電,能源效率的穩定性成疑。社會方面,水壩的建設會淹沒原有村落,大量歷史文化建築被淹沒,既擾亂了當地人物的生活模式,又破壞傳統文化的傳承。環境方面,水壩建設擾亂生態平衡;水庫內巨大的水體對地殼的壓力,會令地震風險增加。可持續發展的相關題目經常凸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兩難局面,同學需提及這兩難情況,並試圖提出平衡兩者需要,方為上佳之作。

除了環保議題外,社經議題亦可以用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去理解。例如,港府推行高地價政策,以賣地收入,應付政府經常性開支長期大於經常性收入的問題,這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經濟方面,以賣地收入填補結構性赤字,是用不穩定收入填補經常支出,一旦地價出現有如○三年經濟不景的大跌勢時,港府會陷入龐大赤字。在社會方面,高地價政策做法等同向市民徵收土地稅,是向地產商傾斜政策。地產商控制着全港供不應求的土地,等同控制經濟命脈,間接為地產商帶來不合比例的政治、經濟權力,損害社會公平性。

可持續發展所論及的,不是某項議題的取態,也不是所謂的發展是硬道理,更不是犧牲小眾完成宏大目標的主張,反而是一種期望顧及經濟、社會、環境及下一代福祉的生活模式。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可以套用於絕大部分的單元和議題。

本篇《精通通識概念》將分享通識科經典概念可持續發展。一九八七年,聯合國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現今需求,並確保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針對香港情況,指出可持續發展需在追求經濟富裕、生活改善的同時,減少污染和浪費;在滿足這一代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的福祉;減少對鄰近地區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簡單而言,可持續發展追求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平衡。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昔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