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烈日當空做運動,小心中暑。

下周一(二十二日)為大暑,市民戶外活動要小心中暑。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每年接獲數宗嚴重中暑個案,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紊亂要轉介深切治療部,高危者是運動員為比賽在烈日當空下操練,較輕微的「熱到嘔」或「熱到暈」。每當酷熱天氣警告生效,幾乎日日發生此類個案。急症室專科醫生提醒市民做運動要留意天氣,可選擇黃昏或晚上溫度稍降時操練。

市民烈日當空做運動,小心中暑。

何曉輝稱,市民做運動要留意天氣,及做足防中暑準備。

正值炎夏,下周一是廿四節氣的大暑,意味氣溫將進一步上升。香港急症科醫學院主席兼伊院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表示,因高溫引致的疾病泛稱為熱病,可分為不同的程度,最輕微是熱痙攣、繼而是「熱到暈」的熱昏厥、「熱到嘔」的熱衰竭,最嚴重為中暑。

市民熱昏厥 每日兩三宗

市民在戶外活動一段時間,感覺身體好熱又有暈眩,其實尚未到達中暑程度。何曉輝解釋,在臨床醫學上,中暑定義是指患者體溫升至攝氏四十一度,皮膚出現排汗困難,顯得很乾很熱,中樞神經系統亦出現不正常,例如反應遲鈍、癲癇發作等,令患者感到疲累、抽筋甚至昏迷。他指,萬一中暑,死亡率高達二至三成,患者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如有上述徵狀應立即送院處理。

伊院急症室每年接獲數名市民嚴重中暑,要轉至深切治療部跟進,未有死亡個案。每次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市民熱昏厥及熱衰竭的個案幾乎每日兩、三宗。何曉輝稱,多數是市民想贏比賽「谷到盡」,提早準備操練,例如毅行者十一月舉行,不少人現已開始跑山訓練,完全不理天氣情況。他指,暴露在炎熱環境一小時又缺水,可令人體散熱功能失效,除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外,多個器官衰竭。長者亦是中暑高危人士,他們不少患長期疾病,影響排汗功能。炎熱天氣下,家人應特別注意長者身體狀況。

治療中暑以支援性質為主,例如抹身、開風扇等,為患者降溫,毋須用藥。何曉輝提醒市民做運動時要留意天氣,可選擇黃昏或晚上操練,並要穿通爽質料衣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