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才輩出 奈何支援不足

香港學者再次揚威國際!美國科學促進學會公布二○一二年會士名單,在總共七百零一人中,華裔學者佔了六十五個席位,包括兩位本港學者,分別為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郭新及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教授楊強。有人說,這不只是他們的個人榮耀,香港人也與有榮焉,其實,香港人最大的感覺恐怕是尷尬。

一八四八年成立的美國科學促進學會,被譽為「全球第一科學及工程協會」,兩位香港學者得以入選會士,充分證明本港科研水平卓越,從不缺乏尖端人才。只可惜,因為港府支援不足,科技人才大都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正如郭新慨嘆,當局的資助撥款機制存在漏洞,未能資助本港學者參與國際性的大型研究,他現時亦只能以個人學者身份與歐美機構合作。

郭新的批評絕非無的放矢。近年來,港府的科研投放雖然有所增長,但增幅不大,僅能支援規模較小及實用的研究項目。郭新作為一位天文學者,研究範疇主要在於地球的生命起源及外太空生物,雖然得到歐洲及美國太空總署的青睞,但這些項目得不到港府的資助,充分反映官僚鼠目寸光。

眾所周知,科研項目往往成本高昂,回報期長,但一旦獲得成果,經濟效益難以估量。以內地學者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為例,初期亦被嘲為不着邊際,最終研究成功,大大提升中國的水稻產量,造福人民。在科學的領域,到底何謂有用,何謂無用,哪些研究值得進行,應該盡量交由院校自決,而不是由政府官僚越俎代庖,外行指導內行。港府花錢如流水,每年浪費的公帑不知凡幾,為甚麼不能資助跨國科技研究呢?

當局推動科研口惠而實不至,除了官僚化,在培養人才方面更是錙銖必較,時至今日,香港的科研研究生數目仍僅及新加坡的四分之一。再看今次入選會士的兩位學者,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香港製造」:楊強生於中國內地,在北京大學取得天體物理學學位,於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其後在微軟亞洲研究所領導開發世上其中一個最早發明的中文搜尋器「百靈」,直至○一年才加入香港科大;而郭新雖在香港出生,卻是美加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他們的成就,與其說是港人之光,不如說是港人沾了他們的光。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各地政府紛紛增加科研投放,爭奪人才,而港府推動科研創新則是講多做少,以致經濟轉型毫無寸進,產業單調的問題日益嚴重,到頭來,香港人始終要靠炒樓、炒股過活。

前港澳辦主任魯平說過:「香港不能光靠金融業,金融業固然是一個支柱,但畢竟是虛擬經濟,錢來得快也去得快。香港的經濟要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虛擬經濟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梁振英政府明言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應該作出深刻反思,努力推動科研創新,為香港打開新的局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