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派方案爭不休 學生淪為犧牲品

新一年度中學選校即將開始,港府與教育界仍就減派學生安排爭議不休。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批評,教育界一味要求推行「小班教學」,是混淆視聽,從自身利益出發,並非為學生利益着想。

因應中一生源減少帶來的殺校危機,教育局日前提出折衷方案,全港官津中學由下學年起實施「一一一」減派,即未來三個學年每年每班中一減派一人,個別「殺校重災區」則容許採用「二一一」減派安排。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強調,中一生源下降只是未來三至四年的短暫問題,之後會回升,當局已將超額教師的保留期由一年延長至三年,並考慮讓他們帶薪進修,期間一定不會殺校,任何教師亦不會失去教席。

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學校拒絕收貨。有中學校長指出,個別地區生源跌幅驚人,即使推行「一一一」,仍會有學校收生不足,認為當局應該推行「三二一」方案。教師團體甚至發起集會示威,促請當局推行小班教學。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有行業都要遵守汰弱留強的自然規律,教育界又豈能例外。近年香港中學收生兩極化的現象愈演愈烈,有的學校爭崩頭,有的學校門堪羅雀,對比強烈,恰好反映教學質素的差距。在此情況下,收生不足的學校不去設法提升競爭力,吸引學生報讀,而是將問題完全歸咎生源下降,要求當局進一步減派救亡,實在無法令人信服。

至於教師團體要求推行所謂小班教學,亦不無可議之處。外國有研究指出,小班教學的投入與成效不成正比,而實際上,生源持續減少,不少學校已經變相實施小班教學,但教學質素卻不見得提升。由此可見,優質教育的最大關鍵在於教師質素,而不在於師生比例,將小班教育與教學質素畫上等號,不斷催逼港府全面推行,這到底是為了學生着想,還是純粹為了保住教師的飯碗,不得不令人懷疑。

當然,對於今次減派措施,市民亦有不少質疑。儘管教育局聲稱有關方案可以「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學生受益」,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當局一刀切減派,要求名校減少學額遷就收生不足的學校,只是保學校、保教師,所謂保實力、學生受益不知從何談起。事實上,一刀切減派,結果只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效果。正如有家長質疑,既然生源下降只是短暫問題,幾年後即可自動化解,為何當局不實施彈性安排,讓受歡迎的學校豁免減派?近年來,大量傳統名校轉為收費昂貴的直資學校,已令基層子弟望門興嘆,若當局迫使官津名校減收學生,不啻進一步剝削他們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加劇教育不公和跨代貧窮。

歸根究柢,任何教育政策都應該以學生的利益為依歸,推行減派方案,只是應對生源下降的權宜之計,為了提升教育質素,當局必須面對現實,制訂更長遠的教育政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