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融資狹路相逢 港滬對撼難免硬拚

在中央發展金融的大棋局上,香港與上海是龍頭舞起的兩個棋子。雖然中央不乏挺港政策,也不斷宣揚香港金融的國際地位,但不要誤會中央金融決策「偏心」香港、倚重香港多於上海。在發展上,香港因當代機遇,先行幾步的優勢領先上海,但上海作為曾經的遠東金融中心發力復興,更被寄以殷切期待。在中央的金融棋局上,港滬更是雙翼齊飛、南北呼應的構思。

即使中央政策兩邊餵,對港滬不偏不倚,也不意味着港滬金融發展,是兩條平行的軌迹不相交叉。儘管官方言論裏每多合作的說法,為彼此競爭的熱度降溫,但始終改變不了競爭隨着上海的成長升級。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是港交所資源及業務結構,日益倚重內地,使得港滬對撼的態勢成為明擺的事實,優勝劣敗的較量愈益短兵相接。

上海提出發展國際板,是其面向國際的重要一步。以香港市場的成熟度,國際板登場是各有各做,不構成威脅,但後來的事態應當改變這看法。因為香港有了人民幣離岸中心定位以後,港交所制訂了楔入人民幣業務的策略,在人民幣融資上,實則形成與國際板狹路相逢的態勢。

國際板求勝,一炮而紅是首選戰術,因此其開張的奠基股,必有名牌企業坐鎮的考慮。據悉,國際板要三路入手選取開張股:成功的跨國企業(如滙控)、回歸的優質紅籌(如中海油)及知名的港資企業(如長實)等。況且,國際板的選擇並非是單向的,這些企業表達了強烈的搶灘意願,雙方是「仰慕」既久的牽手。

國際板瞄準的三路企業,最便捷來源就是港股的「班底」,而港股中這三路企業,同內地市場關連千絲萬縷,最是樂於響應。國際板的取態,客觀上就有「挖港股牆腳」味道,雖然港股不虞這些企業拔根過塘,但背後的實質是,在當地融資人民幣,在當地開拓市場,就地取財、就地營銷、就地獲利,對企業吸引力不難想像。

這情勢不由得港交所安枕無憂:其一,國際板效應影響將擴散。就地取財、就地營銷、就地獲利,這種模式未必誘使大型企業拔根過塘,但對中小型優質企業來說,可能是另一種看法,國際板對有意人民幣融資的本港企業,已展開游說。總之,隨着中國市場地位日顯重要,人民幣日漸國際化,國際板上市融資的吸引力會強化,對港股形成的挑戰會長期化。

其二,港股引入人民幣交易有被打窒之憂。港交所的策略用意如築巢引鳥,藉港股的優勢,引入人民幣的交易量,現在這邊的靚巢,在內地有了分巢,當地的鳥已可就近棲息,減退了遠飛的意欲。當中顯示的是國際板上場,至少製造人民幣資金的分流效應,對做大港股人民幣交易構成威脅。港滬各有各做或共謀合作,不可忽視競爭、硬拚的應對。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