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再邁加息步子 決策迷思尚未擺脫

人民銀行明起調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四分之一厘,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加息某種程度在市場預期之內,今次加息的特色是:未採用不對稱式加息,這有利於改善負利率的同時,不致加重信貸成本。另外,加息帶動了住房公積金貸款息率上升,供樓負擔將稍微增加。

人行調整利率與否,備受兩路追兵「追殺」:一路追兵是數據。通脹形勢呈現不妙,六月份僅過半,內地不同機構紛紛調高了當月通脹預測,坐五望六、超六,似乎已成各方共識,一味調升存備率壓不住通脹,勢必已為人行私下承認,決策焦點被迫轉向價格型工具。

另一路追兵是輿論。隨着數據轉差,專家對人行不加息的質疑及批評,已經愈來愈不客氣。將通脹歸結為輸入型、外部因素催谷,寄幻想於資源價格回落,已沒有絲毫說服力。與此同時,內地各種商品的輪番漲價,卻愈演愈烈,決策滯後與輿論觀點反差愈來愈大,決策責任也愈來愈大,人行不敢忽視。

形勢也毀掉了人行僥倖轉好的幻想,美國的通脹上升預期、歐元區通脹上升的現實,加上內地經濟陷於放緩已成定局,滯脹的影子在前面晃來晃去,有效壓住通脹、擺脫滯脹成為緊迫的事情。人行縱使深困於兩難,仍然不得不作為。

回頭看,在各種債務高企的情況下,無疑使人行顧忌加息。按照審計署數字,地方政府債佔GDP的百分之二十七、國債佔一十七、政策性銀行債佔一十三、央行票據佔十、銀行債務重組佔九、鐵路債佔四、外債佔一,總債務相當於佔GDP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加息的板子,主要打在國家身上。正因如此,人行加息被形容為揮淚加息,刻畫了不得已而為的境況。

但這也是決策思維迷失的表現,各類債務的不斷攀升,恰恰同資金成本的低下攸關,造成經濟體內資源配置嚴重失當,只有將利率還原於市場真實才是治本之道。另外,在經濟轉型及調整結構的前提下,經濟放緩應盡在意料之內,但當經濟放緩降臨時,決策者又抵受不起轉型的痛楚,猶豫於壓通脹與保增長哪樣為先的躊躇中。

現在人行雖然再邁開加息的步子,但不意味着對決策的迷思有了幡然的醒覺。因為加息僅四分之一厘,打通脹仍是威力不顯,負利率的改善很有限,看似應酬數據及輿論的用意為多。在壓通脹與保增長之間,成為考驗決策功力的所在,以當局以往的表現,未能給人以信心,決策失當風險依然存在。

人行有人行的難處。當前打壓通脹,除借助發改委揮出有形之手壓住物價,就是全靠人行如何舞動「三率」,事實證明了人行技窮之象,行將財政出手助拳,但不管是人行或財政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及該出手的時機總是慢幾拍、大滯後,構成政策效果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