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盡用顯技窮 內房調控難建功

當市場以為,中國有望下半年逐步寬鬆調控之際,國務院突然又唸起「緊箍咒」,用到最厲害一招——限購令,擴展至「漲幅較大」的二三線城市。去年以來,中央打壓樓價,但即使一線城市受控,二三線城市卻漲得更兇,使政策體會兩難,要令樓價狂升暴跌很容易,要穩定下來卻如高空走鋼索,過於狠辣會導致樓價甚至經濟崩潰,但過於謹慎又難達預期效果。

眼見一線城市監控太緊,地產商及炒家紛紛轉戰二三線城市,在港上市各大內地發展商,上半年銷售更勝前兩年,全在二三線城市建功。由六月下旬開始,內房股成為走勢最勇銳之板塊,主要是市場憧憬樓價調控或有所鬆動,部分城市的限購令有機會取消,傳聞有的城市蠢蠢欲動申請,但中央此舉無疑打窒了希望。

一線城市實行限購令效果尚見,樓價就算沒跌亦已回穩,成交量明顯萎縮,近半年北京八、九成置業者均為自住,「天子腳下」執行政策最落力,但「山高皇帝遠」則執法困難,有的省市限購亦有限期,有的限購亦細分區域,並非全市執行,做個樣子應酬中央。

限購政策無甚新意,只是舊例重頒;當然,中央不可能次次有新招數,舊招已經夠「辣」,只是執行力度存疑,主要障礙還是來自地方政府,如過往對發展商囤地坐視不理。與樓市交戰已經用到「第四擊」,當前中央政策已無後退之路,否則除前功盡廢之外,將引發更大泡沫。

樓價升勢成因複雜,中央推動加薪、減稅、內需、城鎮化,自己亦推了樓價一把,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以及負利率兩大結構性問題若未能解決,樓價始終易升難降。地方財政既要償還龐大的債務,又要投入資金興建保障房,完成中央的任務,可是財政極依賴賣地,樓價不高,地價就不漲,故此如緣木求魚,要改變局面看來需從稅收改革着手。

中國負利率情況嚴重,亦加深了投資、投機情緒,長期負利率遠追不上通脹,民眾又欠缺其他投資渠道,資金豈能不流向樓市?中國人傳統觀念根深柢固,例如「磚頭保值」,及結婚先要買樓,不同需求都對樓價形成托力。

顯然,中央以政策打壓樓價,無疑將自己置於被動,沒有疏導的招數,靠限購令去強力壓制,要擺平各種托力談何容易?中央既已拉開架勢,與房價大戰一場,惟有硬撐到底。原本期望保障房由今年底陸續建成,有助紓緩樓市失衡,可是保障房面對資金鏈問題,建工量遠低於預期,令這期望可能落空。

限購限貸擴大化、長期化,標誌內地調控技窮後走入死胡同,倒退到計劃經濟式管治手段,結果非但壓不住樓價,反只會因需求大積壓,以致威脅勞動就業、財政收入及經濟增長率,否則,就是樓價更犀利的暴漲。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